新埔上枋寮劉宅,俗稱<雙堂屋>,劉姓先祖<劉延轉>,創建於乾隆年間,當時僅具土牆茅頂規模。
嗣後,子孫繁衍,族人乃於大正七年(1918)集資修建,次年動工,增其舊制,擴張為雙堂六橫屋
之大宅大院,將客家三合院與四合院巧妙的結合,歷十年而成。

某日由竹北往新埔,於新埔大橋上望見左岸有類似祠堂建築,
遂轉入三角埔一帶巷內探訪…

這是一處門額為<京兆堂>之新竹市黎姓宗祠所在;
黎姓最早繁衍于古黎國之地,即今山西省黎城縣一帶。


郡望(堂號)<
京兆郡>的由來為:
漢太初元年(西元前104年)改右內史置京兆尹,職掌相當於郡太守,為三輔之一,
治所在長安(今西安市西北),相當於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地。
三國魏轄區改稱京兆尹,改官名為太守。此支黎氏,開基始祖是唐京兆尹<黎幹>。

至魏晉南北朝時,由於北方戰亂,黎姓家族南遷,並在以後遷徙於南方各地。

但又有說法: 指為竹塹社七姓公之一。原為平埔道卡斯族經漢化之後, 被賜姓為
新竹的黎姓來源不知是否與其有關? (新埔至今尚有姓錢,而關西有姓衛之平埔族後裔)

轉往上枋寮地區,途經旱坑;又側路旁有一三合院建築….
三合院留有門樓,依其門額,可推斷為張姓族裔;
(三角埔一帶正是張氏聚居之地)

續往西前行,再次造訪了<上枋寮劉宅>

新埔劉宅因有前後堂,故稱<雙堂屋>,其特殊價值並不在於年代的久遠,而在這所宅第所
具有的時代上、技術上、流派上與地方上之特色。
這座規模龐大、形貌古樸、且兼具三合院與四合院配置精神的合院住宅,堪稱當代
台灣客家傳統民宅的建築典範。

劉宅係由其十二世孫<劉延轉>(字學悟)(1725-1800)來枋寮開基所建的四合院祖堂。

乾隆二十一年,劉氏第十一世祖<劉瑞閣>的妻子詹氏攜子由廣東省饒平縣渡海來台,暫居於
鹽水港(今新竹市香山地區)一帶。長子<劉延轉> 於枋寮開基立業,1781年興建此四合院祖堂,
當時建築僅以土埆築牆、茅草鋪頂,約於同治元年(1862)重修時改為瓦頂。




劉氏族人至<劉永廷>(字拜颺)於同治七年(1868)取為附生,光緒十八年(1892)因捐輸海防
銀准作貢生,是劉家唯一有功名者,對地方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雙堂屋的平面規模為二堂六橫式。
由層層橫屋與門廳形成禾埕,形成口字形的空間配置,而至門廳內部後即進入四合院。
由前後兩進與左右迴廊形成一封閉狀態的雙堂屋空間,前進為門廳與客廳,後進則為生活空間。

屋頂兩端有如燕子的尾巴高高翹起,紅磚瓦屋帶有純樸的古味,門廳上書寫「鐵漢家聲」堂號,
正廳則為「蔾照堂」,兩者均有勉勵後代子孫多讀書、守法公正的意思,另外,廳堂內懸掛的
克繩祖武」匾額,則是告誡子孫不忘祖訓。

宋朝<劉安世>及明朝<劉公繹>二人為人耿直,不畏強權,後人尊稱為<鐵漢>, 門樓曰<鐵漢樓>;
而<藜照> 一詞則源自於西漢御史中郎<劉向>「祿閣校書,藜燄照十行之簡」的典故,
有勉勵後代子孫多讀書、守法公正之意。

劉宅前堂(第一進)為門廳,採燕尾屋脊,後堂(第二進)採硬山馬背屋脊。
後堂為家祭祀空間,內埕形成迴廊,左右外側橫屋則為家族生活空間,遵循家族傳統尊卑,
依序建構,層次分明,橫屋間的聯繫交通以過水廊相互連結。

劉宅仍著重客家建築構造「卵石牆基」、「白牆」、「斗砌磚牆」、「穿瓦衫牆」的樸實風格。
而窗楣、門額、亭廊、樑枋彩繪仍以前堂門面為視覺重點,裝飾亦較為華麗,而後堂正廳擺設則
以莊嚴典雅,彩繪書畫以禮義氣節為主。



民國七十二年為紀念被劉氏後裔奉為開基祖的劉瑞閣子孫出資興建一座規模宏大、景觀壯麗的
家族墓園,名之為「瑞閣園」。正位於雙堂屋後的山坡上….(前回造訪時所遺漏)

上枋寮劉宅被認定為第三級古蹟,在內政部經費補助下,已完成修復工作。

臨近有鳳山溪自行車道路線導覽圖,提供單車族尋幽訪勝之便利;

這座兩百二十五年歷史的古蹟位於新埔鎮上寮里義民路,呈現傳統客家建築特色,從佈局、
結構到裝飾,處處是古建築的藝術之美。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