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浦<南門里> 居城區之南, 浯江溪北(昔日為後浦港),西南臨海,行政區域包含水門境、南門境等。
民國初年以前,今縣立體育館一帶,古稱「船仔頭」是個天然海港,有船通福建廈門、漳州、石碼等地,
是當年金門西半島的貨物集散中心…..

早期貨物多經由「船仔頭」或是「同安渡頭」上岸, 造就當時城區最繁華的商圈— <南門街>。
浯島城隍廟右, 從光前路轉入小巷,即進到南門里的範疇…..

珠浦南路44巷周邊是傳統民居建築聚集之處。



後浦聚落的形成是始於十四世紀中葉以後(元末),陳氏、許氏先後定居後浦。
至明嘉靖年間,許氏丁口已達四千餘人,蔚為後浦南門境內第一大族。

當時許是族人為了防範海賊侵擾,曾興築後浦土堡,以防禦之。

許姓算是此一區域內最大的宗族….

境內除<珠浦 許氏家廟>外, 有保留著數棟許家的古厝及洋樓

巷道中有一洋樓, 掛著<金滿樓> 的招牌, 是一處兼具餐飲及民宿的空間。

根據資料此一洋樓為 <許文言洋樓>…..

洋樓為新加坡華僑<許文言> 約1934年左右興建。

日據時期為日本慰安所,軍管時期曾作為聯勤招待所之用….

由大禹廟前的巷弄進入,可看見另一棟洋樓,是為<許金鐘洋樓>

許金鐘洋樓約建於1933許金鐘於後浦南門的「同安碼頭」經營「協德船頭行 」,
往返廈門、漳州、集美、石尾,經營船頭行因而致富,選擇於昔日的南門街上興建此一洋樓。

建築之格局及規模當然無法與<陳詩吟洋樓> 比較, 但其在窗戶簷的作法有類似之表現,

尤其入口門柱上的天使雕像,充滿十足的異國情調….

巷道穿出,有廟埕,有一廟為<後浦天后廟>
根據清光緒年間成書的《金門志》中記載:「天后廟 在後浦渡頭。南門亦有廟。

此處的天后廟又稱為<小媽祖廟>, 有別於莒光樓前的天后宮;

保有更多小巧典雅的氛圍

附近巷弄內的傳統民居建築群…..

隔著窄巷, 彷彿停留在歷史的某一個片斷;

看望著滄桑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