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邊> 據考證可能在三千多年前已經有人居住,就在楊厝宅 (今東墩以西,前堂以北)一帶曾發現
貝塚遺址(距今約三千八百年前)。自宋以後,浦邊的聚落型態就已成形,歷經演繹變遷而為今日
之型態,對金門的歷史演進有不可忽略的重要性。

元朝初年(1276),趙氏就已經在浦邊定居,綿延迄今已歷經近八百年,但如今僅剩下5戶人家;
明初時期(1410年前後),何氏開始進駐,至今已約600年,目前是浦邊最大的宗族,世族人口約
有千餘人,另有周、王、黃、陳等姓,是屬於一個雜姓的聚落。

浦邊除了為數眾多的洋樓之外(數量僅次於金城); 傳統民居亦頗為可觀。

座落於金沙浦山里浦邊95號的「浦邊周宅」,為縣定古蹟,是浦邊傳統建築的代表作….
約興建於清嘉慶十八年至道光年間,是清朝水師副提督<周全斌> 的族裔所興建的。

按: 周全斌, 字邦憲,金沙浦邊人。順治初年,鄭成功進取海澄後,全斌往謁衡量大勢,
授以先取漳、泉,再由水陸並進取得八閩之策,成功大悅,授房宿鎮。

鄭氏在驅逐荷蘭擁有臺灣後(1661年),授其總督承天府(今臺南)南北諸路一職,鄭經繼任藩主
,更升任五軍戎務,總統水陸各軍,是藩主以下的最高官職….


康熙三年(1664)卻率所部官兵船艦與眷屬投效清廷,清廷獎其投誠,特封三等承恩伯
康熙七年入京,供職京師,授官一品內閣大臣。

宅群的興建者為<周從龍>, 其先祖<周文> 曾是浦邊富商,經營金融貸款業,子承父業,擁有房屋、
田園及鹽埕多處,家業煇煌。
<周從龍> 繼承後經營祖業,在祖厝、頂厝、下厝(即本古蹟,又稱下三落)外,營建更精美的
三落大厝(稱頂三落,二落今已傾頹),浦邊在地人有句俗諺說:「有從龍富,無從龍厝」,
正是述敘周家極盛期建物的盛況。

該宅為傳統閩南式建築的「三落大厝」,右邊配建突歸,屋頂燕尾翹脊,整體構造是磚石木,
宅第的泥塑、木雕、花鳥彩繪及石雕等都屬精緻,規模宏偉;屋前所建的石埕,兩側以欄杆式的
石板圍起,既有圍欄的功效,使內外不致於相隔。

門樓設有防盜入侵的安全措施,是金門其他宅第少見的。

可惜到訪之日,門扉緊掩,不得其門而入….(這種情況,在金門似乎也很普遍)


位於聚落中<何敬永洋樓> 旁的二落大厝, 門額為<盧江衍派>,

其左側並排的二落大厝,門楣下懸掛著< 昭武第>的匾額,相關報導資料倒是闕如。


另一間建築精彩的古厝「小築佳趣」, 格局雖不甚氣派,細部之建築裝飾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建於民國九年間(1920) 的<小築佳趣> ,是旅居菲律賓的鄉僑<何敬嚴> 所匯款興建。
他在呂宋島經營橡膠園有成,匯款回家鄉興建這幢洋樓,建築平面格局為五腳基洋樓加前迴向。

 

迴向格局的屋宅一般設有「龍虎門」,右邊的側門圍牆的瓦片設計稱為瓦花,功能不止好看而已,
也有防盜的功能,瓦片很薄,壞人要爬牆進來時,會壓破瓦片,就有聲響了,可以作為警示之用。

小築佳趣」本體牆身材料為下緣花崗石板條砌,上緣斗砌牆,使用圓窗設計;
屋身構造為下緣斗砌磚牆,上緣抹灰,硬山擱檁,建物身堵交趾燒裝飾及所題聯對保存完好,
極富特色藝術價值。



尤其壁堵上書法及彩繪之表現,堪稱浦邊之最….

(稱為金門之最亦不為過)

浦邊聚落中的另一處<何敬九洋樓> ;

除為數不少的洋樓建築之外,
浦邊的傳統民居也頗有看頭….

0

2 留言

  1. gwyrfndh 2011 年 12 月 29 日 於 上午 9:29

    路過打個招呼

  2. gwyrfndh 2011 年 12 月 29 日 於 上午 9:29

    路過打個招呼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