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阿緱 (屏東舊稱) ,屏東火車站絕對是最適合的起點。
屏東火車站,在二十一世紀國道3號高速公路及88號快速道路完成前,這裡可是屏東的門戶,客運路線以
此地為中心,向各鄉鎮放射,屏東市因而位居縣境內的交通樞紐地位。
舊街仔,這是屏東在地人對屏東火車站前最精華的熱鬧區位最親切而熟悉的稱呼。
以今日路名來說,永福路到中正路 (昔日的街頭仔) ,是屏東市最早發展的區域,阿緱街最早的媽祖廟
(今慈鳳宮)於此建立,清代官衙集中在這一帶,日治時期更是匯集交通、商業、以及金融、民生的區域。
屏東火車站,興建於大正二年(1913) ,舊名叫做「阿緱」,大正九年(1920) 10月1日改名為屏東;
原為木造雨淋板石板瓦洋式屋架,和式與擬洋式混合之哥德式建築,屋頂採用高斜馬薩屋頂形式,
車站完成後,成為阿緱市街另一個地標。
不過,早期木造建築易損毀,原貌早已不得見。(只能從老照片中追憶)
儘管如此,仍能在站前的街屋中發現一些日治遺韻….
芳泉堂菓子…..
舊街以1840年左右渡台的<林慶記家族> 為最著名,
開台祖<林臣景> 在阿緱街開設<慶記商號> 經商,到第二代<林嘉雀> 時再開設<慶記布行>,
並經營染坊而成為阿緱首富,本區的精華地段,當年大部分都是林家的土地。
日治時期則配合日人的交通、產業、行政及市區規劃等,低價甚至無償提供土地以利地方發展。
屏東的林家,在日治時期有林綿順擔任阿緱街協議員,戰後則有林石城擔任屏東縣長。
也算是地方望族。
日治時期,西洋元素大幅表現於台灣的市街改造及新式建築之上,
其中,主要商業街道大多以造型豐富的巴洛克裝飾立面,結合傳統亭仔腳的街屋構成,
舊街範圍內又以逢甲路段的街屋最具有代表性。
只是多數為店招遮掩,無法完整呈現,頗為可惜…..
位於中山路與永福路口的「慈鳳宮」,是屏東市最大、最古老的廟宇之一,
根據「鳳山採訪記冊」記載: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由鄭麟鼎等人以木材建成「舊祖宮」,
大抵是慈鳳宮當時之名稱;
道光五年(1825)由郭先桂發起重修,定名為「慈鳳宮」。
慈鳳宮曾歷經多次翻修,民國七十二年發生一次大火,燒燬前後殿,後來在地方人士募資修護,
而擴建至今的規模,整個外觀修築得金碧輝煌,但也不見昔日之舊觀….
慈鳳宮,俗稱屏東媽祖廟,主祀天上聖母,是屏東地區的信仰中心。
現今廟內還存有許多古匾、石碑;
匾有三,一為道光十七年(1837)的「海上慈雲」匾,二為咸豐八年(1858)「故曰配天」匾,
三為乾隆二十四年(1759)「海濱砥柱」匾。
其中「海濱砥柱」匾額,是丁丑科開台進士<王克捷> 所獻納,懸掛於大殿拱門上。
石碑則有七方,保存於正殿左廂回廊之牆面,是珍貴的文物。
廟身座南朝北,前後二殿,佔地約百餘坪。
據鳳山采訪冊所載,此廟係郭萃、王廷魁於乾隆四十五年(1780)所倡建,距今已有二oo 餘年。
廟內右側牆壁間,嵌有乾隆庚子年臘月及道光二十年臘月所刻石碑,並附龍座,頗具歷史價值。
目前則躋身於高樓之間;
可見世事之滄桑如是…..
大家好….
大家好….
开心8注册
所谓最难忘的,就是从来不曾想起,却永远也不会忘记…
开心8注册
所谓最难忘的,就是从来不曾想起,却永远也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