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林街為台灣日治時期台北士林地區之行政區劃,為台北州七星郡下的重要城鎮。
士林庄之區劃名稱為大正九年(1920)所制定,因包含大屯山及草山全境,區域比今士林區大。
清初為芝山岩文化發源地,稱為「八芝蘭」,而士林之名因該地區「寓有士子如林」而得稱。


昭和八年(1933)
升格為士林街
士林街轄域內分為士林、林子口、福德洋、石角、湳雅、洲尾、三角埔、下東勢、公館地、
永福、雙溪、坪頂、菁礐、草山、七股、社子、溪洲底、和尚洲中洲埔十八個大字。



直至1945年後,士林
名稱仍舊沿用,僅將「街」改為「鎮」。

1967
年才又歸台北市所管,仍稱士林區….


咸豐九年(1859)發生大規模的漳泉械鬥,芝蘭街焚燒殆盡,原位於竹港仔頭的天后宮也被毀,
鄉紳<潘永清>和 <潘盛清>兄弟遂倡議建新街於下樹下。

下樹林泛指今日捷運線以西,基河路以東的區域,拓墾之初因樹木叢生而得名,也稱為霞樹林。

械鬥事件平息,以媽祖廟(今慈諴宮之前身)為中心的重建家園行動立即展開……






新街的興築至同治三年(1864)大體完備,較劉銘傳對大稻埕與城內的規劃更早上二十年,
當時繁榮一時,甚至有「士林城」之稱,

同年正式興建慈諴宮,台灣北部農漁貨的交易中心隨之移到廟前。
新街初建時已闢大北路、大南路、大西路、小東街。日據初年歸台北縣,又建小北街。

之後續開大東路便利台灣製紙工場(今士林紙廠) 運輸,至大正末年,新街大致完峻。



老街區保存的舊式街屋不多,最具代表的當推位於大東路圓環邊的「何宅」;



此棟漂亮的街屋可比大稻埕的葉宅, 只是規模略小些…..
三層樓仿巴洛克式建築物,已經過局部建,窗戶改為鋁窗,屋頂加蓋及裝設水塔,
房屋旁邊之電線桿,與建築物之主體,顯得極為格格不入。


街屋目前作為李德福醫生診所…..



想當時能於此要衢興建此一豪邸的必定是當地的有力人士。 (可惜網路搜尋資料不多)
根據資料: 日治時期在當地有此條件者, 應屬<何慶熙> 或 <何炳奎> ( 我熙) 者流 ;

按: 何慶熙 (1856-1924) 原籍詔安縣。其先人乾隆中來台,居玉稠湖。
    公自幼好學,夙舉秀才,善詩文兼工書法。曾任士林街、庄、區長等職十餘年之久。

按: 何炳 (1857-1938) 字我熙,原籍詔安縣。為人人格高潔,設帳授徒,造就人材甚多。
 長子開泰,曾任林本源支配人,次子開盛係本鎮之名醫,三子開洽,在美國為醫學
博士。


因此, 該宅可能與其中之一有所淵源, 唯此尚待知情者釐清…..


士林老街區內尚保有一些日治建築: 如士林公有市場,以及士林紙廠等等;

士林公有市場位於慈諴宮之前,在清代士林建街時,慈諴宮前廟埕即為熱鬧的市集。

到日治初期實施都市改正計畫,士林大南路廟口前闢建為公有市場,建築物大約在1910年代
落成,當時臺北地區尚有西門町新起街市場、大稻埕市場及南門市場等,如今大多已改建,
士林公有市場為年代僅次於西門市場者,具有歷史與民俗之價值。




士林公有市場的規模宏大,除了中央的大屋架建築外,左右兩側尚有拱廊式店舖。
兩列拱廊式磚造店舖先建,隨後再興建中央木桁架大屋頂的市場。兩端各有磚砌的高大山牆,
屋頂上闢有通氣窗,側牆有許多扶壁,窗子採弧形拱,表現出諸多建築設計上的特色




士林國小其前身為[八芝蘭公學校]大正十年(1921)改稱「士林公學校」。

校館仍維持些許復古…..昔日為士林公會堂之所在;



國小後方的士林紙廠創業於大正七年(1918),原稱台灣製紙株式會社,為本省最早設立的
機械造紙廠。為方便運輸,日人自廠內鋪設輕便軌道至士林火車站,開啟士林街工業化濫觴。





巷弄間綿延的唭哩岸石牆裡,佇立著一棟紅磚樓房建築…. 正在與都更周旋當中;





都發局說,士林紙廠開發案擬將老舊廠房活化,規劃為紙博物館,讓民眾體驗造紙工藝;
士紙也將在廠區興建三十一層樓的國際旅館,未來可與故宮、士林夜市臨時攤棚變身的
台北藝術中心連成一氣,帶動士林區觀光。

期盼不久的將來,

這一棟紅樓得以真正獲得重生…..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