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日治初期之屯墾制度,開啟了嘉南平原的黃金歲月。
虎尾墾地里周邊係由黃、廖兩姓墾首帶領一群人至此開墾,
因此本地早名「開墾地」。
日治時期,曾有部分日本內地的移民遷移至這邊墾殖
(稱「春日部落」),因此又名「墾地」,或稱「移民仔」。
本地早期先民生活樸素,文風亦盛,曾有曲館(南管)文館,
亦有武館(詠春館)存在。
但因工業化的來臨及政府未加以深化,因此產生文化斷層,
目前此一部份僅殘留過往遺跡而已。
廉使,是虎尾鎮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鎮北部。
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廉使里東大半部。
廉使是虎尾鎮開發很早的聚落,原為一典型的農村聚落,
目前僅老年人依舊務農,年輕人大都外移。
由於位置鄰近虎尾市街,逐漸成為虎尾鎮市區的一部份。
近年廉 使里和墾地里部分土地規劃為高速鐵路虎尾站用地,
未來的發展性十分令人看好,
對虎尾的發展很大的影響。
位於墾地里與廉使里交界之處,
此處已規劃為高鐵特區用地;
偌大的區塊土地上孤挺著兩棵苦楝樹………
似乎在陳訴著彼此之間
苦戀無依的滋味。
苦楝,別稱苦苓、楝樹、紫花樹、紫花木、金鈴子等。
據《本草綱目》中原文記載「楝葉可以練物,故謂之楝。
其子如小鈴,熟則黃色。名金鈴,象形也。」
因樹皮、木材及果實味苦,故而有苦楝之稱。
因楝樹的果實成熟時黃褐色,外形像似小鈴噹,
故而有金鈴子之別稱。
苦楝是一種落葉喬木,樹形成傘形,高可達15-20米。
樹皮灰褐色[22]或暗褐色,具縱裂,幼枝披星狀柔毛,其後脫落,
老枝紫色,粗壯,多分枝,枝條廣闊有時前端下垂,
葉痕呈細小的淺黃色點狀皮孔。
春夏之交開花,花為圓錐花序狀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無毛或幼時
披鱗片狀短柔毛,短於葉或約與葉等長;花為兩性花,芳香,長約1公分;
花萼綠色,鐘形,深裂,裂片卵形、長圓狀卵形或披針狀,頂端急尖。
全緣兩面均有毛,表面披短柔毛,合生,長約1.5公釐;
花瓣4-6枚,紫色或淡紫色,卵形、長圓形、倒卵狀匙形或
披針形,平展或反曲,離生,兩面披毛,常為表面較密,
全緣,長約1公分。
者也就是別稱紫花木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