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芝開墾的歷史,自清初以來時間並不短,但由於地理環境之限制,人口不多且分居各地,雖然
早在嘉慶年間,就有江家在古庄村八連溪旁開店稱「茂興店」,卻也未能結市。最早形成聚落則
一直等到清末之際,許多外地遷入之家族,除了購買土地之外,還運用一部分資金在此經商……


三芝最古老街道,即在今中山路42號到74號之間的店面,分屬於曾家及江家,
由此可知三芝街道的形成與曾家,江家有相當的關係。(江姓乃三芝地區之望族)

1919福成宮1927智成忠義宮的相繼落成,來回於兩間廟宇之間參拜的信徒,
加速帶動了老街的熱鬧景象,也確立了百年來的廟街文化。



以歷史的角度而言,三芝的老街不具備豐富歷史背景、或是建築特色。
尤其是在幾經拆建之後,已經不復原來之貌…..




三芝自清乾隆、嘉慶之際,大部分地區均已開墾成園,但因居民散居各地,故此時尚未形成街市,
及至清末人口日增,在今埔頭村中山路一段聚集成市,也就是後來的「十坎店」。




(ps: 敬獻人曾慶餘先生亦即曾文惠女士之尊翁)

日治之後又把庄役場設在此終於使的埔頭村成為政治與商業的中心,在當時三芝尚未出現宗教
信仰的中心「廟」,而是借用在今福成宮旁曾家林氏甘娘的住宅,供奉著民間信仰裡最普遍之媽祖
與恩主公。




大正初年本鄉紳耆江蘊章向曾石岳、江安輝、張子清、黃見龍等人提議崇神設廟以繁榮鄉里。

林氏甘娘也同意將房屋獻為廟地。建廟之議,始能順利進行。

適逢本鄉助役黃見龍前往台北參加區長會議,無意中發現一尊媽祖神像置之角落,經察明後,
發現此媽祖神像乃清光緒年間,巡府劉銘傳所建天后宮之神像,後因日人市區改建拆毀天后宮,
將神像移置臺北廳。


黃氏自肘,建廟之際,巧遇神像,此乃天意也。遂於會議後向主管商請奉迎併同時鳩工建廟。
惟黃氏於建廟工程中去世,且因建廟經費不足,因而耽擱數載。


(ps: 李前總統登輝先生所敬獻)

後由戴賢挺、周丙丁、謝阿火等人商請區長曾石岳彌補其缺向約千餘元,建廟始告竣工。
大正八年(1919)農曆十月二日迎聖駕鎮座,遂成為本鄉鄉民信仰中心。




福成宮的建築屬於中國南方系統的樣式,南系建築喜用較多的曲線,
從屋脊屋簷以致於斗拱、樑柱及柱礎皆充滿了曲線柔順之美。
雕琢亦較北方建築為多,尤其是寺廟的雕刻與彩繪更是顯出南北的差異與特質。







幾經改築及增建,目前僅前殿保持較多的原貌…..

最具特色的是在昭和十一年(1937年)所增建之前殿及右廊, 當時係聘請廟宇建築名師
廖石城」設計建造、並請「黃龜理」負責木作,石雕則是由「梁瓦火」等人負責。

廟宇處於老街之中,廟埕仍然是當地最繁盛的地段。


明治三十二年(1899) 儒生郭石定首倡,並得子清、江勝元二善士之同心協力,又有楊峻德
、郭木生、曾瑞樹、曾石岳、郭明德、黃見龍等多人襄助,向淡水中寮行忠堂呈請分堂,
於林氏甘娘民房,創設鸞堂,堂號「智成堂」。




昭和元(1926)由張迺爵、曾石岳、盧根德共同發起建廟。
翌年正殿竣工。迎五恩主金身鎮座, 並改稱為「智成忠義宮」。


供奉關聖帝君、孚佑帝君(呂仙祖)、司命真君(張真君)、岳武穆王、先天豁落靈官王。

與福成宮共同成為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