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鹽行聚落是臺江內海沿岸的港口,位於洲仔尾北邊,

明鄭時期屬於天興縣(州)武定里,清初為臺灣府臺灣縣武定里,

清末則屬臺南府安平縣內武定里。

鹽行的形成與洲仔尾鹽場有密切關係,

由於有許多鹽商在此設行批發零售鹽巴,

所以聚落命名為「鹽行」。

但是隨著洲南場在乾隆五十三年(1788)毀於水災,導致居民四散,

自此開始逐漸沒落。後來在清嘉慶十年(1805)又受到蔡牽率眾侵擾影響,

道光元年(1821)、道光三年(1823)又受到洪水破壞。

在接二連三受到重創後,舊鹽行聚落在清末已逐漸荒廢。

民國35年(1946)新化大地震重創鹽行,

之後居民於省道台1線(中正南路)與南142線(仁愛街)匯合處的

西邊與西南邊重新建立聚落,也就是現今的鹽行聚落。

鹽行天后宮位於永康區鹽行,是主祀媽祖的廟宇。

天后宮後方,除了有公告為「一般古物」類文化資產的

鄭其仁墓前石馬與石望柱,於2015年5月11日公告為古物。

另外還有鄭其仁妾黃氏的壽域碑。

關於鄭其仁墓的石馬,有著白馬精的傳說。

據說鄭其仁墓的墓址,過去是鄭成功與鄭經父子墳墓的所在地

(另一說是鄭克𡒉墓址),石馬即是當時的文物。

該地據說是白馬穴,墓前兩匹石馬得到靈氣後常在夜間巡邏。

後來清政府將鄭氏靈柩遷走,石馬等物後來被鄭其仁墓所用。

此後傳說石馬不願替鄭其仁守墓,因而四處作怪。

之後附近居民發現原來是這兩匹石馬在作怪,

乃打斷了石馬前腿。

不過關於石馬斷腿的原因,另有一說可能是林爽文子弟兵的

後代對鄭其仁心懷怨恨而報復所致。

而這對石馬,其中一匹於1933年出土後被移置到赤嵌樓展示

(即赤崁樓石馬),另外一匹則於於1977年2月由學者石萬壽、

周泰宏、郭德鈴等人考古挖出,放置到鹽行天后宮後方展示。

按 : 鄭其仁(?—1788年),表字彭年,號靜齋,臺灣府臺灣縣西定坊人。

鄭其仁為幫助清廷平息林爽文事件的軍事人物,並戰死於動亂中。

乾隆五十三年(1788),鄭其仁與楊廷理共同征戰南部,鄭其仁為其前驅。

前進到放索(今枋寮)水底寮下埤頭,遭遇埋伏被害,時年三十四歲。

後來清政府謚號忠勇,世襲雲騎尉,配祀北京昭忠祠。

嘉慶十二年,加祀於臺灣縣忠孝節義祠。

昭和八年11月12日,本土學者石暘睢等5人於新豐郡永康庄園地

發現五尺高的石柱(墓道碑),然後在不遠處雜草發現被沙土掩埋的墳墓,

墓碑刻有「嘉慶丁卯年修、聖旨欽賜祭葬人祀昭忠祠軍功遊府加都閫府

世襲雲騎尉罔替鄭府君佳塋」字樣。

並在地下六尺處發現一隻石馬,長六尺、高四尺,重1500餘斤。

得到業主的允諾後,送到安平史料館陳列。

其墓址遂為人所忘…….

此次出土的石馬 (含墓道碑) 之後於1953年移置赤嵌樓內。

民國四十二年(1953)11月13日,臺南縣文獻會的吳新榮與石暘睢等人

到永康鄉進行調查時,鄭其仁墓已是「被人毀壞,只剩下兩個小土堆。

而一枝華表的石柱,尚埋於田畦之下。

石柱上刻有「勳照東港千秋勇氣壯山河」。

民國六十五年(1976)春天,成大教授石萬壽受鹽行村民委託代查文獻。

11月,石萬壽透過臺南市文獻委員郭德鈴展開考古,決定挖掘。

民國六十六年(1977)2月16日,石萬壽、郭德鈴與周泰宏在南良實業

公司(當時為南良紡織廠)大門進去右側一帶挖到鄭其仁墓,

並發現了另一匹石馬(現存於鹽行天后宮)。

而這兩匹石馬的前腿都被打斷,

與傳說中馬腿被居民打斷相符…….

民國四十二年石暘睢與吳新榮現勘時也發現「誥封恭人

鄭門黃氏長生壽域」碑,長約一公尺,寬約廿公分左右,

是鄭其仁之妾氏壽域,黃氏歿後葬於該處。

現存兩處相關文物若能整併一起,

將使歷史文物的保存更形完整……..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