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通霄鎮志記載:通霄『地名由來』通霄地區,
原是原住民道卡斯族 「風呢樣」〈Honeyan〉,一名「屯消」
〈Tonsuyan〉社之所在,
通霄是屯消的諧音,古時寫為吞霄,原指今之通東、通西兩里,
昔時南勢溪水深可 停泊商船,為銅鑼、三義、苗栗等地貨物吞吐中心,
閩南語「霄」與「銷」發音相同,因此又稱「吞銷」、「吞霄」。
後因南勢溪足見淤淺,商務不如往日繁榮,
某年,新竹州長蒞臨視察,有感於「吞霄」地名之不雅,
正巧就地北望,見虎頭山高聳入雲霄,
乃改為現今之「通霄」。
通霄地方的墾殖雖然開始於康 熙年間,但多數地區居民仍為原住民,
真正大規模拓墾則於乾嘉年間,閩人在通霄的拓殖早於粵人,較有名的閩籍
拓殖先人有清康熙中葉,明末遺臣泉州人陳朝合,
乾隆年間的田、莊 二姓,駱、錢、陳、王四姓人士,
漳州漳浦人林協倫、泉州府同安縣人馮宗貴、
咸豐年間泉州府安溪縣人許士讚等。
粵人雖晚於閩人,但規模較大,由於粵籍墾民協助平定朱一貴事變有功,
清廷開放海禁,粵籍移民大量湧入苗栗各地拓墾,雍正年間吞霄莊之形式,
至乾隆末 年,通霄已漸形成今日的街莊規模。
南和里位於通霄鎮東南部,
東臨銅鑼鄉、南與福興里連接,
西與坪頂里為鄰、北與城南里交界。
苗栗縣鄉土史料紀載:
通霄鎮南和里陳泰山先生宅前正門上懸掛進士匾乙面,其右上載道:
大總裁,工部左待郎汪、太子少堡禮部尚書李、太子少堡都察院左都御史 徐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楊 為 恩(中款大字)進士。
左款 載: 光緒甲午科會試中式第拾玖名進士陳濬芝 立。
至於「南和」之地名源起,可能與閩、粵械鬥有關;
「南」為淡水廳治竹塹之南方,「和」意和睦。往昔發生械鬥,
事後,期望兩族和睦,因以名。
另有一說「南和」原作「難和」,謂原為山胞所居,
常為爭奪生活物質爭鬥之地。
按 : 陳濬芝(1855-1901),字瑞階,號紉石,淡水廳竹塹城西門石坊人。
清政治人物,賜同進士出身。清光緒年間,舉孝廉,授知縣,因清理田賦及奏辦
全台團練有政績,擢五品銜,候補同知,誥授奉政大夫。
光緒八年壬午科(1882)鄭孝胥榜中舉人,
曾與布政使唐景崧、舉人林鶴年倡設「台陽吟社」,著有《竹梅吟草》。
曾入新竹梅社,竹梅吟社及台北牡丹詩社為社友,
又曾掌教新竹明志書院及台北明道書院,
1894年笫五次赴禮部考試(會試),中為貢士,
甲午戰爭爆發,未及應殿試而返台。
光緒二十年(1894),中日戰起,遂協辦台灣防務。
次年,《馬關條約》簽訂,清廷割讓台灣。
陳濬芝與台灣名士邱逢甲等聯名奏請增加賠款以易台灣,勿割地資敵。
書上,不報。陳濬芝勸唐景崧成立台灣民主國,領導軍民抗日,
並請召台南劉永福將軍北上,部署抗敵機宜。
後唐景崧軟弱無能,且不聽黑旗將軍劉永福意見,聞日本占領軍懸賞
六十萬銀兩欲購其首級,大驚失色,不聽軍民挽留,立即辭卸總統職位,
假扮商人,乘輪內逃。
台北失陷後,台南亦告失守。
陳濬芝見局勢已無可挽回,義憤填膺,縱橫淚下,
恥為異族之奴,憤然攜眷離台內渡,歸籍福建安溪,
掌教考亭、崇文兩書院。
光緒二十七年(1901)在經嶺病逝。
此處應非陳濬芝所居地,應是同宗之誼,
掛進士扁以彰顯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