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鎮舊稱「林圯埔」。明鄭時期,鄭成功部將林圯率眾入墾,使竹山成為南投最早開發的地區。
清乾隆年間,此地已成街肆,成為通往中央山脈的重要據點。光緒十二年(1886),雲林縣設立時,
縣治即位今竹山鎮雲林里,故有「前山第一城」的美名;




社寮地區位於竹山鎮內,屬於濁水溪南岸聚落,地處竹山市區東北。
本區係由社寮里、中央里、富州里、山崇里等四里所共同組成……

社寮早在漢人入墾前就已是人類活動地區,劉枝萬先生所著〈南投縣濁水溪南岸社寮台地史前遺址〉
一文便是有關社寮史前遺址的研究。

之後社寮地區成為漢人開墾的地區,共分為「前後埔仔」、「水底寮」兩區,「社寮」屬水底寮內。
數十年後,社寮一改原屬水底寮下一小莊的地位,一變成為成為與林圮埔匹敵的市街,稱之為社寮街;
當時社寮地區統稱有「社寮十莊」。



社寮街又稱「大公街」,街名由來是因為社寮地區之發展後,
庄內的紫南宮成為社寮地區十莊的土地公廟,該土地公廟又通稱為「大公廟」所使然。




社寮紫南宮是一座土地公廟祠,主祀福德正神尊像,位於南投縣竹山鎮社寮里大公街。
由於香火旺盛,在每年農曆二月初二是做牙,是人潮最多時候,與中和烘爐地的南山福德宮、
屏東車城的福安
宮並稱「三大土地公廟」……



明清時期,先民移墾,從濁水溪一路往內山,定居在林圮埔,緊臨濁水溪,逐漸形成幾處聚落,
由於深入內陸,與當地原住民的活動地相當接近,經常受到襲害,為求庇佑,由杜夫首倡在
社寮與後埔仔兩村民發起募款,清乾隆十年(1745)建廟。

清咸豐五年(1885),由陳東水發起募款改建。
明治四十年(1907),再由陳克己首倡發起募款,將整座廟宇重建成磚瓦木樑的平屋建築。

民國六十九年(1980年),憂於木樑木柱有安全之虞,由莊其炎與莊錦誠發起募款,
將木樑木柱改建成鋼筋水泥。民國七十一年,紫南宮重建完成。


紫南宮的廁所也是重要的景點…..




紫南宮已經有三百多年歷史,因為土地公借發財金給信眾而享有盛名……

位於紫南宮旁的「永濟義渡碑」目前被列為三級古蹟,



名間濁水村與竹山社寮里之間隔著濁水溪,過去因為沒有架設橋樑,只能靠民渡往來兩地。
因為民渡對民眾負擔不小,於是地方上遂有集資設置「義渡
」提供撐渡服務之議。



同治四年(1865),當時董榮華繼承為父親遺志而邀請當地仕紳吳朝陽等人集資設置義渡。

光緒五年(1879),「永濟義渡」正式成立並立碑為誌。
義渡由永濟堂做為代表管理,並設董事一職總其事,該職一直由董榮華擔任至他去世為止。

該碑共有兩個,分別位在名間鄉濁水村的福興宮與竹山鎮社寮紫南宮。

紫南宮,是一座極富傳奇色彩的土地公廟,
不但是在地居民的信仰中心,更是南投縣竹山鎮有名的旅遊景點,

每年來自各地向土地公「借錢」的香客,多達數十萬人次。
 


名間的福興宮則建於光緒三十三年(1907)。




福興宮的主祀神祇為媽祖,因庇祐著濁水溪兩岸的居民,又被稱為「濁水媽」及「渡船媽」,
相傳明末清初時福建漳州移民鄭氏移奉湄州三聖母神像抵達台灣供奉,當時眾多自中國大陸
來台拓墾的移民向媽祖祈求平安,在情況穩定後遂建小祠奉祀,





直到光緒三十三年時(1907)才以竹管與土埆興建廟宇,
目前經過多次修建後擁有富麗卻又不失莊嚴的外貌。

共同見證義渡的善舉…..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