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寮之形成緣自明鄭時期永曆十八年,林圯率部入墾水沙連,至永曆二十三年(1669),北拓至社寮
,後埔仔,但只設置社商草寮以與原住民從事貿易。社寮位於濁水溪南畔,土地遼闊。 依據《彰化
縣志》記載: 社中擇公所為舍,環堵邊竹,敝其前,曰公廨,或名社寮,通事居之,以便差遣。
社寮開發甚早,住民大都由漳洲移入,引濁水溪水灌溉後埔仔,社寮等田園。
後延聘內地宿儒<黃高輝> 主西席,教育地方子弟,其中又以<張煥文> 最為傑出,
該員曾於咸豐六年膺任歲貢生,時大坪頂粗坑莊舉人<林鳳池> 即出自其門下…..
武德宮又稱為開漳聖王公廟, 是社寮四里的信仰中心。
該廟之創立及奉祀開漳聖王、其歷史悠久,香火鼎盛、舊稱「水沙連社 開漳聖王公廟」。
起源於乾隆年間、隨福建漳州移民開拓水沙連。據《彰化縣志》記載:
聖王廟:乾隆二十六年,鄉眾建于縣城西,一在西門,曰小聖王廟,一在沙連保社寮…..
此時期社寮地區,土地已開發完竣,地處沙連保往內山,南北,及雨季水路交通之據點。
因此農工商及文學發達,來往旅客必在本宮參拜,祈求旅途平安順利,有求必應,
本廟遂成為本地區之宗教信仰及活動之中心。
嘉慶五年(1800)由居民陳恰氏就社寮十莊等附近居民募款,第一次擴建完成。
嘉慶廿四年(1819)由水沙連社,通事丁首黃林旺等,捐資第二次大整修。
並將未開墾土地,給墾收租,捐置本聖王廟之香火田,立碑存證,自嘉慶,歷道光,
以至咸豐年間,當時社寮地處行政中心,商號雲集、文教大興,文武生員眾多。
咸豐末十一年(1861)由內閣中書大臣,林鳳池等人,建『敬聖亭』於廟側學堂旁。
同治十一年由庄董莊鐘英,十庄總理陳玉峰兩氏,首倡募款,予以第三次重大改建,
至光緒三年(1878)十一月竣工,古色古香,廟貌煥然一新。
大正初年,本廟左廂學堂權充林圯埔公學校,之社寮分校,以致失修,乃由居民陳克己,
張登邦兩氏捐資並就本轄內六保募款第四次擴建,於大正十四年始告竣工…..
敬聖亭位於竹山鎮社寮里開漳聖天廟西側,坐南朝北。
為社寮莊人陳凌雲倡建,由地方集資,亭以沙石材構造,分二級三簷,四面浮雕,並有
「內閣中書林鳳池捐銀」等字樣,為地方開拓史之見證。
此亭以砂岩所砌,亭身後側精雕象徵祥瑞奇獸麒麟、上層亭身則是象徵「福、祿、壽」的葫蘆
、花鹿、白鶴吉祥浮雕。不過因為年代久遠,所以風化的情況也較為嚴重。
921地震時被震垮,後來才修復完成。
武德宮中另有一古碑: 「水沙連社香火田碑記」
記載嘉慶二十四年(1819),由水沙連社通事社,丁首黃林旺所立,將未開發土地,
給墾收租,捐置開漳聖王廟祀業碑等情事。
「張創公廳」與一般民宅無異,合院建築前庭寬敞,外圍短牆,門楣高懸「貢元」匾額。
公廳比鄰有一落西向的三合院式傳統建築,也兼具三房公廳性質。
據現存資料,建築完工於大正五年(1916),傳統的屋瓦現已改成琉璃瓦,不過格局仍在。
這便是一般所說的「張貢生宅」
張家古厝,又稱「張創公廳」,位在社寮北中莊,建於清道光十三年(1833),乃合院建築。
前庭寬敞,外圍短牆,門楣仍高懸著張煥文的「貢元」匾額。
比鄰另有一落西向三合院建築,係三房住宅兼公廳, 為大正五年(1916),張登邦所造。
張登邦宅第座東向西,而張煥文宅座南向北,二宅屋後為張創公廳原址。
整個建築群,連同周邊果園空地,約佔地一甲多,堪稱社寮地區範圍最大的建築群。
張氏祭祀公業的渡台始祖張創,定居社寮,勤會耕作,
張創有三子,分為三房。二房張天球拓墾有成,其長子張煥文於咸豐四年(1854)膺選恩貢生。
三房的張登邦,也在光緒十八年(1892)考上雲林縣學秀才,張姓遂成為社寮之望族。
張登邦宅第建築,為五間開三合院式的格局。
因受限於建材、匠師,材質以琉璃瓦取代,稍形突兀。而廳內彩繪,據傳多出名家之手。
惟不得入內參訪。
《雲林縣采訪冊》記載:
『張煥文 ,字日華,號郁亨,社寮人,祖籍龍溪。自少明敏,善讀書。
父天球,不借重貲延內地宿儒黃高輝主西席,敬禮殷勤。師以東君好賢 ,悉心傳授。』
相傳乾隆年間,張天球、陳佛照、陳同升、曾右等人,於社寮開濬「隆恩圳」,鑿「象鼻山」
引濁水溪入圳,長約五公里,灌溉約四百餘甲田地…..
道光初年張天球等開仔頂圳,其後又承耕八杞仙一帶養贍埔地一百五十餘甲, 成為拓墾大戶。
道光五年, 張天球開設學塾,號「文峰齌」,延師教育子弟…..
張煥文學成之後,家居課授生徒,成就卓著,據《雲林縣采訪冊》記載:
『後學多為具所成就,登鄉書者二,列膠庠者六、七子,時人士 咸矜式焉。』
竹山地區(含鹿谷)唯-的文舉人林鳳池,正是張煥文入室弟子。
林鳳池是成豐五年(1855)乙卯科舉人,開竹山地區科第先聲,從此竹山地區科舉人物輩出,
文風鼎盛,-直沿續到清末…..
由此可以看出,張氏一族對於當地所作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