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井區是台灣臺中市的市轄區之一,在日治時期之前舊稱為「茄投庄」,自清領之後後,此地隸屬諸羅縣
水裡社,雍正元年歸彰邑管轄。甲午戰爭台灣割讓予日本後,初設塗葛堀支廳,大正九年(
1920) 制度改正時
取庄內「龍目井
之頭尾二字而改稱為「龍井」,設龍井庄,隸屬台中州大甲郡。

本地自清治領以來 , 隸屬諸羅縣水裡社原屬貓霧西堡之一部分,
乾隆中葉
始從貓霧、半線(彰化二堡) 分出大肚堡


雍正元年歸彰邑管轄,為大肚西堡水裡社所屬荒地,光緒元年(1875)再劃分出為大肚上、中下三堡,
於是龍井區歸屬大肚中堡。




這一帶原為拍瀑拉平埔族群水裡社社域,雍正年間,初有林、戴、石三姓墾戶,向平埔族群購地拓墾 ,
建立茄投庄(現今笳投地區),當時尚屬未闢荒地,直到華南沿海漢人移民,耕地漸開而形成海埔厝
(今龍津里)、山仔腳(今山腳里)及龍目井(今龍泉里)等聚落。







以龍門路(龍東村、龍西村之村界)為界,當地稱東側為「頂庄」,稱西側為「下庄」或「茄投尾」。

頂庄、下庄目前分屬龍東村、龍西村所管。







日治前期,茄投和汴仔頭(現今臺中縣大肚鄉範圍內)等庄隸屬同一區,以「茄投」為名,屬於臺中廳
沙轆支廳轄下。大正元年(1912)行政區變革,廢區,改茄投庄為龍井大字,轄有龍井(原茄投)、竹坑
、田中央等小字,本地自此以「龍井」為名,延續至今。



日治時期 , 茄投是龍井地區最繁華的地方 ;  當時的龍井庄役場 , 即設在茄投 。

茄投聚落的住民以陳姓佔絕大多數 , 尤其以頂庄(今龍東村)最為明顯 . . . . . . .






根據田野調查 : 茄投地區主要由陳五常派
陳四光派、陳四德派及陳三綱派等四大家族所構成。






陳五常派的祠堂
五常堂」位於茄投路8 號 , 
來台祖為第三十五世的陳鞍 , 祖籍為漳州平和縣高坑下村。

陳三綱派及陳四德派祖籍同為漳州金浦縣東門外, 來台祖為四世祖陳誠實公 ; 乾隆初年東渡來台

有子文舜及文義二人 , 長大成人分家時 , 長子 文舜創四德堂 ; 而次子文義則另創三綱堂
」。





四德堂位於龍東派出所旁; 三綱堂 (俗稱紅瓦厝) 則位於茄投路 81號 。

陳三綱堂在龍井鄉龍東村三角街前。建造年代已無法詳考,
可能係嘉慶、道光間由漳籍移民陳文義開基,其三子宗最、宗養、宗結經營得法,家道日隆,
陳宅遂以「三綱堂」揚名鄉
里。







陳氏子孫多在外發展,有鄉長、縣議員、議長、醫學博士等名 紳,仍是地方望族。

此宅為兩進之三合院,左右雙護龍,以磚造為主,間用土埆,除正門外,左右護龍尚有側門進出。

由於年久失修,日治時期曾大加整建,故兩廂屋頂改舖日式灰瓦,
廳亦改舖洋式紅瓦,牆面之閩南古磚亦多為紅磚取代,頗損舊觀。







逡巡於聚落巷弄之間 , 試圖找尋昔日的風華 . . . . . . . 





聚落中的奉天宮, 供奉的主神為天上聖母, 又稱為「過江媽祖廟」;

因聚落中多屬漳州人 , 故隸屬於彰化南瑤宮老四媽會下十二的角頭之一

在海邊的大肚溪口清朝末年時期有個叫「塗葛堀」的聚落,
塗葛堀港和梧棲港並稱為中部南、北兩處重要的物資集散地,盛極一時,足與淡水、安平兩港並稱。

大正元年(1912),發生「塗葛堀崩」,整個聚落遭山洪、海水倒灌而淹沒,居民紛紛遷往北邊的水裡港,
塗葛堀的繁華遂成為過往雲煙。

麗水村以前的舊名即叫做水裡港是中部地區繼梧棲港、塗葛堀港後很重要的一處港
和大陸福建來往頻繁可惜目前也已淤積

反倒常在台灣民間故事中被記取 . . . . .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