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延平郡王祠,又名開山王廟或鄭成功廟,位於臺灣府城油行尾街,為清時期最早的官祀鄭成功祠,
其前身為民間所建的開山王廟,日治時期曾改名為開山神社。現貌實為民國五十二年(1963)動工
改建的結果,民國九十九年(2010)將延平郡王祠(含鄭成功文物館)登錄為臺南市歷史建築。
明永曆十六年(1662)時,當地百姓們建有一座小廟祭祀延平郡王鄭成功,
清治時期因有政治上的顧慮,所以使用「開山王廟」之名來稱呼此廟,「山」暗指「臺灣」,
有隱喻鄭成功為「開臺聖王」之意。
此時期該廟為民間私廟,於乾隆十年(1745)、道光二十五年(1845)有重修的紀錄。
清同治十三年(1874)牡丹社事件,清廷派福建船政欽差大臣沈葆楨來臺。
沈葆楨來臺後,接受臺灣府進士楊士芳、臺灣道道員夏獻綸與臺灣知府周懋琦等人的稟請,與閩浙
總督李鶴年、福建巡撫王凱泰與福建將軍文煜等人一同上疏追諡鄭成功、建立專祠與編入祀典中。
光緒元年(1875)正月初十,朝廷准奏,下詔曰:
前明故藩朱成功,曾於康熙年間,奉旨准在南安地方建祠。該故藩仗節守義,忠烈昭然。
遇有水旱,祈禱輒應,尤屬有功臺郡。著照所請,於臺灣府城建立專祠並與追謚,以順
輿情。欽此。
朝廷批准後,工程在同年三月動工,秋八月完工。
由於聘請福州師傅前來營造,材料也全來自福州,因而成為一具福州風格的建築…..
日治時期,因鄭成功具有日本人血統亦受到日人敬重,所以延平郡王祠被保留,
明治二十九年(1896)7月改名為開山神社,明治三十年(1897)1月列格為縣社。
之後並增建了日式的拜殿與鳥居,並於後殿供奉其母田川氏。
大正三年(1914)8月,開山神社進行大規模改建,保留原建築,增建必要附屬設施
(包含神饌所、手水舍、神樂殿、社務所、宿舍)。
改建後的開山神社正殿與偏殿仍為中國傳統建築,拜殿則改為日本具有唐風的形制。
光復之後,國民政府將原福州式建築拆除,改建為鋼筋水泥的華北式建築。
山門前有一座牌坊,原是日治時期的鳥居,但在戰後重修時拿掉了最上方的橫樑,
並放上中國國民黨黨徽。
祠廟的本體是三進合院類型,座西朝東,由山門、正殿、後殿與兩側廂房組成。
正殿是供奉鄭成功之處,最外圍有迴廊,裏頭正中央為洗石子神龕,
上有雕塑家楊英風所做之鄭成功塑像….. (原雕像已移回鄭氏家廟奉祀)
龕旁兩側為沈葆禎之題楹:
「開萬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遺民世界;
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缺憾還諸天地,是創格完人」
現今的延平郡王祠基本上由祠廟本身與庭園和鄭成功文物館組成,
除開庭院中散落的石燈籠,以及祭器庫中所包存的神轎之外,
已看不出太多昔日神社之遺跡。
庭園中有數個原屬於開山神社的石燈籠,其「火袋」部份則有開山神社之「開」字型社紋
,而開山神社之社紋採用的並不是台灣各神社常見的菊紋或是櫻紋,而是梅花, 應該
與社域內曾有一株號稱是鄭成功生前所喜愛的梅樹之緣故…..
位於祭器庫內的日式神輿,四面皆有如「唐破風」之造型,為開山神社遺物,
至於山門前的石獅,觀其樣式應非狛犬 ; 不知是否為原開山廟所有?
看其少有斑駁的樣貌,又似為光復後重置 ?
祭庫所內的神輿……
以及不知其來由的旗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