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小砲台建於清道光20(1840),時值鴉片戰爭,台灣兵備道<姚瑩>為抵禦英軍所採海防措施之一,
四草砲台同為護衛府城的堅實堡壘,現為國家第三級古蹟。
砲台基座是由花崗石以丁順相交所砌成
石突出於壁面之外,鞏固堅厚,且極具特色。

位處安平路與湖內二街夾角的安平小砲台面向著昔日的臺江大港
建於道光二十年(1840),是位置最西南的一座砲臺,當年與四草砲臺形成左右護翼,
成為堅實的堡壘,卻因規模較小,為了有別於億載金城的大砲臺,才以「小砲臺」稱名之。



順著安平小砲臺,右眼望去有一道海堤,是乾隆時為防海水倒灌而建築的,
而砲臺即位在海堤的中段,這道海堤亦是臺灣兵備道姚瑩為加強海上防線所加建的。



道光二十年(1840),中英鴉片戰爭,清廷為防英軍竄入臺洋,命臺灣道姚瑩嚴防滋擾。
姚瑩在查勘了全臺的砲臺形勢後,上呈《臺灣十七日設防圖說狀》,建議在主要及次要的
海口十七處,分別設防。




當時安平地區計有:大港砲臺、紅毛城砲臺、天后宮砲臺、安海頭砲臺、灰窟尾砲臺等。

安平小砲台即為大港砲臺其中之一。




安平小砲台包括砲台主體及北面的護城石堤。
砲台主體位在水池公園旁,為花崗石、卵石砌成,南北西面有有六個磚造雉堞,下有地下
彈藥庫的設置,砲台地面為油面磚,台上原為英式B.P.九磅彈前膛鐵砲,現已非原物;


北面的石堤以咾咕石堆砌,三合土填築而成,留有射口,射口設有柵門擋水,石堤前半部深入
民宅與王城西社區活動中心空地而緊鄰民宅;





後半部則是以舊砲台為主的石堤,隔道路臨廣場、低矮的民宅、與幼稚園、天主堂,
西側為魚塭,形成線形防禦系統。




1874年,沈葆楨修築二鯤鯓砲臺時,臺灣府知府周懋琦重修。
然而隨著臺江逐漸淤積,砲台逐漸遠離海岸線而失去海防功能…..



後來進入日治時期之後,砲臺逐漸荒廢。

今天的砲臺樣貌,則是1994年臺南市政府整修後的結果。





砲臺北方銜接著一長長海堤,是1778年臺灣
府知府蔣元樞為了防止安平地區沙岸被潮水
沖毀而建的堤防,因是乾隆年間興建的,故又名為「乾隆海堤」。



如今眼前已非昔日之大海…..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