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洋樓建築是英商德記洋行在安平開港後於臺南安平所設立的據點,為當時的五洋行之一。
民國六十八年(1979)由台南市政府收回並整修,於民國七十年(1981) 整修完成、對外開放參觀,
目前作為「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為台南市重要的觀光景點之一。
清咸豐八年(1858),清朝與英國簽訂天津條約,開安平及淡水為通商口岸。
到了安平正式開港後,同治六年(1867)五月,原在中國廈門的德記洋行派代表馬遜
(J.C. Masson)與布爾士(R.H. Bruce)來台發展,並向臺灣鎮道租借英國駐安平領事館
北側海灘地興建洋房倉庫,同時在台北也設有據點。
其主要業務是出口茶葉,亦有經營糖及樟腦等事業。
日治時期後,由於日本實行專賣制度,將樟腦、鴉片收回專賣,糖業也漸由日商把持,
再加上安平港的逐漸淤積,終讓安平五洋行紛紛結束營業;
其中德記洋行於明治四十三年(1910)結束安平據點業務,同年英國也裁撤了駐安平的領事館;
隔年,原本德記洋行的建築便改為「大日本鹽業會社營業所」。
二次大戰後,該建築又成為了臺南鹽場的辦公處,後來也曾作為鹽場宿舍。
於民國六十八年(1979)時被臺南市政府收回整修,在奇美企業贊助下,於兩年後改成
臺灣開拓史料蠟像館,對大眾開放。
整棟建築坐北朝南,樓高三層,主樓梯設於正向中央,
一樓原為行員宿舍,走道居中,左右各有三間房間,東西南三面均繞以拱廊,
二樓空間與一樓房間相似,但走廊圍以綠釉瓶飾欄杆,加上白色粉牆,在風貌上與
安平傳統之民宅完全不同。
屋頂為桁架系統,上鋪瓦片,分成左右二個屋頂,均為四坡排水。
一般而言,西方人在台灣所建之房舍中,大抵會採拱廊模式,以避雨水及日曬,
因而拱圈成為建築上之重要元素,德記洋行就是一個很好的範例,也對當時中西方
的貿易,留下了歷史的見證……
目前被列為台南市三級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