魍港在今布袋好美里,於八掌溪出海口北岸。
明清早期,嘉南平原外海沙洲羅列,沙洲之內為內海,
內海仍有小沙洲,所以上岸之前的水路彎曲難行,
是謂魍港內海。
內海有北港溪、朴子溪、八掌溪、急水溪等匯集,
所以河港有北港、朴子「猴樹港」、鹽水等三大港。
連現在的龜仔港也是面向內海的河港,
是龜仔港溪的出海口,源頭在雙溪口,經南勢竹、牛挑灣、
港仔墘、新庄、大槺榔、小槺榔。
內海最外就是魍港,港深最佳,又因為五溪匯集,所以流域廣闊。
魍港與澎湖最近,但是海浪最凶險,冬季無航運。
而鹿港與安平則是全年可航行,
也造就早期的領先繁榮,魍港就成了冒險家的天堂。
1750年內海被暴風夾帶的泥沙填滿,魍港逐漸失去出海口,
朴子溪便往東石出海,
朴子成了八掌溪與北港溪之間的重要城鎮。
舊名猴樹,乾隆12年(1747)《重修台灣府志》記載為「猴樹港街」,
乾隆29年《續修台灣府志》記載:
「朴仔腳街,舊為猴樹港街,今更名。」
清康熙21年(168),林馬從湄洲祖廟迎請媽祖,欲至居住地布袋嘴
半月莊供祀,經牛稠溪〈朴子溪〉南岸樸仔樹下休息。
當地民眾聞訊聚集參拜,並奉神意指示要停住此地,
故在此樹下立廟稱為樸樹宮。
乾隆54年(1789),樸樹宮奉令改為「配天宮」。
當地便以媽祖廟為中心,逐漸發展成市鎮,
當地因於樸仔樹下建廟,奉祀媽祖而發跡,
於是取名「樸仔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