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時學甲為平埔族西拉雅族居住,

明永曆十五年,鄭成功來台驅荷,置兵撫慰居民,

實行墾荒地為良田,蓄精養銳。

時福建、漳泉兩地百姓,忠於明室者,多從鄭成功入台,

內有李、陳、謝、莊、郭、賴、吳、王、林、蔡、侯、戴、蘇等姓,

漸移居宅港、草坔、大灣、頭港、紅茄、新芳、頂洲、中洲等一帶荒野,

經年累月,人口逐漸增加,結成部落,

隨後漳、泉百姓移住者日眾,平埔族人漸循入深山,

學甲遂為漢人居住之地。

大正九年十月一日實行街庄制,廢區置庄,

將中洲、學甲兩區合併為「學甲庄」隸屬於台南洲北門郡,

轄學甲、中洲、宅子港、學甲寮、溪洲子寮等五大字。

頂洲里位於學甲偏北方八掌溪河畔,以郭姓人家聚居此地,

現今分為八房郭,再分支而為郭姓大家族,

日治時期稱之「溪洲子寮」,戰後命名為「頂洲」。

頂洲是在今日行政區三慶里內。

頂洲的地名由來可追溯至三慶里的形成。

三慶里是由頂洲里、紅茄里和新芳里合併而成,包括了

溪洲仔寮(上溪洲、頂溪洲)、紅茄萣、倒風寮(現今的新芳)

和紅蝦港等地。

頂洲里得名於其位置位於北方(頂頭),

因此被稱為「上溪洲」或「頂溪洲」。

戰後改為「頂洲」,而在1968年,隨著學甲的升格為鎮,

地名也更動為「頂洲里」。

頂洲部落的郭姓祖先共有七房,頂洲里是二房,紅茄里是三房,

因兄弟分配不同的角落,日後的機緣與造化,而形成現今各俱特色

的村落風情。

省議員郭秋煌日式建築的故居也位於頂洲里境內,

頂洲擁有一項傳承已久的民俗活動,稱為「放鴿笭」,

2014年獲列為臺南市定民俗。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