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城是指臺灣在清統治期間,於臺北大稻埕與艋舺兩地之間所構築,面積達1.4平方公里
的城廓。因為是臺北府所在,所以又稱為台北府城。而有別於台北府城以外的已開發聚落,
臺北城牆內的街區被稱為「城內」、「城中」,此稱呼並沿用至今。

清同治十三年(1874),台灣南部發生了牡丹社事件,是促使臺北建城的遠因。

因牡丹社事件緣故,喪失琉球宗主權的清朝,終於體會到日本擴張領土的準備,
相對的,清廷也大幅改變對臺戰略地位的觀感。





光緒元年(1875) 批准福建巡撫沈葆楨的『臺北擬建一府三縣』奏摺,台北府正式成立….

臺北建府之議欽准不久,為求防務需求,試署知府林達泉於光緒四年(1878) 實地探勘,
初步決定於艋舺與大稻埕之間的未開墾荒地構築台北城。




並構想將重要台北府城官署、宗廟等建築設立其中。

不料,林達泉未俟台北正式開府,即因積勞棄世於任。






光緒五年(1879)台北正式開府。首任知府陳星聚與其後任的直屬長官福建巡撫岑毓英
積極籌款下, 台北城終於光緒八年(1882)委由台灣兵備道劉璈正式開工興建。




在陳知府與台灣道劉璈兩相合作後,『台北城』終於在光緒十年(1884) 完工。



日治之後,台灣總督府以街地整理與貫通道路為由,於1899年連同城內文廟、武廟
一起,開始動手拆除部分台北城牆。


1901年「第二次市區改正計畫」正式公告後, 加快本來就進行中的拆除城牆工事






1904年底,除了刻意留存的四座城門之外,總督府幾乎將台北城所有城牆拆除殆盡。

拆除下的石材則大多運往東門附近,建造後來名為台北監獄的台北刑務所
此段圍牆現為市定古蹟─台北監獄圍牆遺蹟,也有一部分可以看到為北署(現臺北市
警察局大同分局)南側牆壁建材。





城門原有五處,分別為北門「承恩門」,南門「麗正門」,小南門「重熙門」,東門
景福門」,西門「寶成門」。

西門成為台北城五個城門裡面,唯一被拆除殆盡的。





而其他的城門除北門外,其餘也均在民國55年(1966)被政府以「整頓市容以符合觀
光需要」為由,改建成風貌完全不同的中國華北式建築。

只有北門,保留了最原汁原味的樣貌…..




北門名為承恩門,雄鎮台北府城之北,由於面向北方,取意「承接天恩」之意而得名。

屬於封閉的碉堡式城門。





台座的石材採用的是大直北勢湖一帶山區的安山岩,經交錯堆砌而成。

城樓外壁則以紅磚砌成,將城樓內部空間完全包圍,並且和屋頂、台座連為一體;
北面外壁接近圓拱門洞上方處有橫額,中間題有「承恩門」三字,加上落款「光緒壬午年」
與「良月吉日建」。





屋頂為中國南方傳統建築常見的單簷重脊歇山式屋頂;
有對外監視作用的二方一圓外壁窗洞。

城門北側原建有一道方形的外廓(俗稱甕城),將城門半面包圍;
外廓北面門洞上方處有題著「巖疆鎖鑰」四字的橫額;



該橫額後來隨著日本人拆除外廓,而流落成為總督官邸(今台北賓館)涼亭的礎石。
戰後移至新公園(今 二二八和平公園)的碑林,19982月重新移回北門前空地。



未來北門將隨著機場捷運開通後併入台北車站首都核心特區與台北雙子星區域內。

除了將拆除現有的高架道路外、還要整合承恩門、台北郵局、台灣總督府鐵道部、
台北鐵道工場等八座年代橫跨清代、日治與戰後至今的文化資產,

重塑為「記憶城區」;

並復原一段消失百餘年的舊城道,

重現古代台北府城的意象。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