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水地區古地名有「大奎璧」、「大龜肉」、「鹹水港」等稱呼,

學者認為《諸羅縣志》以前鹽水應作「鹹水港」或「大奎璧」,

在《諸羅縣志》以後的方志均將「鹹水港」誤作「『鹽』水港」,

而成為今天的地名。

雍正7年(1729) 更定疆域,「鹽水港堡」指的是鹽水轄區以北,

八掌溪出口處稱「汫水港」,「 汫水港街」為其市街,海汊處稍南

稱「鹽水港」,其市街稱「大奎壁」。

至光緒14年(1888)土地丈量時,仍名「鹽水港堡」,

堡內有三十四庄,這轄區範圍應該比現今鹽水鎮要大。

鹽水港口因大量砂石淤積導致內陸化,鹽水內港(現今月津港)

可通八掌溪與急水溪進出海口。

在17、18世紀倒風內海地形,在清朝時期鹽水不僅是貿易港,

也是重要的軍事要地,巿街已闢建東西南北四城門。

鹽水因有通船之便,市集漸次形成,往來諸羅與府城間,

鹽水是必經之地,又是 貨物轉運站,人口逐漸往鹽水聚集,

而北方的八掌溪與南方急水溪沖刷而成的三角地帶,

狀似新月,使鹽水又有「月津」、「月港」之稱,

也因而有「一府、二鹿 、三艋舺、四月津」的俗話流傳下來。

《諸羅縣志》中記載:「鹹水港-海汊郡治往笨港大街,有橋,

商船輳集, 載五穀貨物。港水入至下加冬仔止。支分於北為汫水港

海汊,有竹筏渡,小杉板 划到此載五穀,港水至上帝廟邊上」。

另外在《重修臺灣府志》中也曾提及「鹽水港街,在大奎壁,為大市鎮」,

所以從這可得知鹽水當時的熱鬧與繁榮。

1920年,日本將臺灣十二廳改為五州二廳,設鹽水街屬臺南州新營郡。

鹽水街轄鹽水、土庫、北竹子腳、溪洲寮、岸內、下中、舊營、番子厝、

田寮、飯店、孫厝寮、南竹子腳、天保厝、水頭堡等14個大字。

二庄屬於下中轄下聚落……

下中,位於鹽水區北部中央地帶。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

義中里不含東端、岸內里西端、文昌里西北邊三角形凸出部分的頂端地區。

日治初期,下中地區為一(舊制)街庄,稱為「下中庄」。

該庄西及北隔八掌溪與過路仔庄、牛稠底庄、頭竹圍庄、義竹圍庄為界,

東與岸內庄為鄰,南邊為鹽水港街、舊營庄、孫厝藔庄。

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有中庄、樹仔腳、溪尾藔、二庄仔、

山藔、牛稠仔(義稠)等,

在日治期初期的官方地圖上已有記載。

前文所稱之二庄仔,即今之二庄。

至於地名之由來,

查無相關資料顯示。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