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3,清政府佔領台灣後,基隆於翌年成為諸羅縣轄區。漢人移民至雞籠者越多,到了1723年,
基隆從諸羅縣分開,成為淡水廳轄地。
此時,有漳州人從八里坌移居雞籠,建和興頭店舖街(新店)
,後來又成為新店街,到了乾隆年間,石牌仔街、新興街、草店尾等聚落陸續形成。


嘉慶年間,基隆的開發進入繁盛時期,此時台北盆地大致都已開發,隨著宜蘭平原的開墾,
從基隆經三貂嶺進入宜蘭的道路打通,基隆交通地位日漸重要。



 

光緒十年(1885) 中、法因越南問題爆發戰爭,
法軍佔領基隆長達8個月,清廷派劉銘傳率軍奮力抵抗,雙方多次交鋒,勝負互見。
戰爭拮束後,台灣建省,劉銘傳調任台灣巡撫,著手推動新政。



 

漳州移民初到雞籠時在牛稠港虎子山畔蓋一座媽祖小廟,等到移民人口增加,雞籠港灣南岸
逐漸發展成為街市,就有籌建媽祖廟的呼籲 ……





清嘉慶20年(1815)內湖庄人<何士蘭>捐地在現址蓋慶安宮

如今廟旁有碑為記…..


慶安宮因為地理位置優越,面對基隆港,右臨石硬港(旭川河),具河海之利,居商家魚肆
之中,不僅是常民信仰中心,也對社會和經濟有莫大影響。


廟宇經過長時間數度的整修,廟的建築體融合著不同時代的風格,
宮前的拜殿為重簷歇山式建築,頂覆黃色琉璃瓦,脊飾雙龍朝三星塑像,殿內供奉湄州媽
、泉州媽和漳州媽,

湄洲媽是原本供奉的神明,民國96年信徒至泉州迎回泉州媽,次年再赴漳州迎回漳州媽,
三媽同
供奉的現象,是全臺唯一的個案……



可惜已失其舊貌, 僅廟旁碑記聊資一記。



城隍爺屬司法神,古代凡有官之處必設廟祀城隍,地方官新上任也得到城隍廟舉行就任儀式,
因為地方官治明,城隍爺治幽,一陽一陰,共同治理地方。



由於城隍爺具官方性質,城隍廟的建制與地方發展有關,
清光緒十三年(1887)舉人江呈輝、秀才張尚廉發起捐地建護國城隍。






城隍廟正殿居中的黑面神像是主神,正殿兩側奉祀文判官、武判官、六司、七爺和八爺,
個個神容嚴肅,威儀萬千,後殿祀有城隍夫人和城隍太子。




二次大戰時基隆港區房舍多遭轟炸,信徒背著城隍爺逃難
廟竟未遭波及,居民稱幸深信神明靈驗。

光復後重建後殿和二樓,二樓奉祀西秦王爺和基隆聚樂社的先人。


資料記載: 該廟為紀念前通判<包容>所設, 個人認為豪無根據……

一則各縣治設城隍少有以某人為雛形者, 且經查方志等資料均未見<包容>曾任基隆通判之記載 ;

若說某地方官為政清廉福蔭鄉里, 附而從祀無所不可, 但昇格城隍恐過份抬舉 ,

若從此一角度來看, 歷任通判中惟 <梁純夫> 一人堪坐此大位。



按: 梁純夫 字丹卿,廣東三水人,監生。光緒十年(1884)授基隆通判,有經術幹濟才。
值法人擾基隆,團練鄉兵以守石碇堡。次年事平,先安輯流亡,待民氣稍蘇,即籌魚糧

款,加書院膏火。





今日在基隆仙洞左方岩壁上,現在還可看梁純夫於光緒十二年九月留下的
仙洞」兩個行書大字。

此亦不過茶餘飯後之說…..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