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斗子是個天然良港,位於和平島東側,本來是一座海上弧島,三面環海,原是僻靜漁村,
日治時期日本人在此填土造陸,將島與基隆山北麓接起來,造就八斗子灣。八斗子海灘沙淺
,每當夕陽斜照時,彩霞滿天,景色迷人,『八斗夕照』即是基隆著名的八景之一。

八斗里在清代、日治時代,一直都屬於八斗仔庄或八斗仔大字的一部分。
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八斗仔分為八斗、砂子、長潭三里,本里為其中之一里,
里名即沿用八斗仔庄的名稱,稱八斗里。



一般而言, 八斗子範圍包括今天中正區的八斗里、長潭里、碧砂里、砂子里、新豐里等五里。



八斗子的地名由來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最早該地住有八戶杜姓人家,「杜」閩南語發音與「斗」同音,故稱八斗子;

另外一種說法是當年杜氏兄弟帶了十幾斗米糧渡海,來到此地只剩八斗。



最為可信的說說法是基隆原為平埔族凱達格蘭族的住地,
凱達格蘭族的語言裡Patau是女巫的意思,很有可能是當時有女巫住於此處。





八斗子靠海,是漢人最早居住和開發的地方。
早在清同治十年(1871),臺灣府淡水廳芝蘭堡的管轄區下就有「八斗仔庄」地名,




杜姓在八斗子是「大姓」,
有關杜氏遷徙八斗子的過程,文獻有相當清楚的記載:



清乾隆卅五年,福建泉州府馬鑾鄉杜茲鱗五兄弟,在徵得世代捕魚維生的父親杜昭文同意,
率先渡海來台,在基隆靠岸後,行經八尺門、番仔田,再往東走,沿海路過黑橋、林投溝,
看見了美麗的八斗子灣澳,自此定居下來。




八斗仔聚落位在七斗山西南邊凹谷,因七斗山能阻擋冬季強烈的東北季風之故,

此一聚落形成年代已久,約200多年了。


八斗仔最初即由杜氏族人闢建

聚落西南側,在民國64年時,因為築港填海而產生的新生地上,闢建有漁民住宅。
八斗仔聚落內有名的廟宇是祭祀媽祖的「度天宮」。

鼻仔頭南側則有土地公廟「福惠宮」;及香火鼎盛的「八斗公萬善祠」。








台灣早期的漁村聚落,蓋房子大多就地取材,和平島及八斗子的主要建築是咾咕厝,

砂岩常作為咾咕厝的的柱子,咾咕或砂岩的黏著方式是用海砂,加入在地的灰窯仔燒咾咕
或貝殼製成黏著灰來黏結。



也有用竿榛(較粗的芒草)編成骨架的土牆和木材搭建的瓦厝,
較窮人家則以薄木板搭建的簡陋小屋,屋頂覆蓋芒草(白茅或五節芒)





漁村聚落,為了防止冬季東北季風的侵襲,具有一些共同的特色:




地理位置以東北邊有有山嶺屏障者較多,房屋普遍低矮,巷弄曲折。

O年代以後,建材逐漸由現代取代傳統,為了讓房子更堅固,紅磚屋開始進入漁村,




有的咾咕厝也在牆面
上塗上一層水泥,草頂房屋漸漸消失,大多改以瓦片或油毛氈覆頂。

近二、三十年來,現代化的鋼筋水泥建築開始大量進入漁村,徹底改變漁村的風貌,








老舊的咾咕厝紛紛改建成洋房……

遊走巷弄中,尚能嗅出一些昔日漁村之風貌

自八斗子舊街沿環山路爬升,可抵八斗子海濱公園,
循木梯下行即抵位在長潭裡與八斗子間的望幽谷。


山谷成V字形,碧綠寬敞,起伏有致,谷地中央有一塊平臺式草坪,多條石板步道自輻射
而出,通達四周小丘頂端,小丘上展望良好,可遠眺基隆嶼、和平島、八斗子漁港。



谷地北面盡頭為一斷崖,立于崖上,海天一色,景致悠遠;
越過崖頂,一片綠油油的草地映入眼簾,徜徉其上,令人心曠神怡。







入夜后,
海面點點漁火與濱海公路的燈火相輝映,
交織成亮麗的夜景,

或是回眺九份山城的熒熒燈火,亦別具風情…..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