埤頭鄉為位在濁水溪沖積扇上,舊濁水溪流經本鄉與北斗、田尾鄉鄉界
,因位在沖積扇上之本鄉農田灌溉不易,故以前在今埤頭村、和豐村、
興農村、田尾鄉交界處開闢一個大埤,以供農田灌溉,
本地位在這大埤之頭,故稱之為埤頭。
據史料記載清代早期遍地荒野,
而平埔原住民巴布薩族人部落曾居住如番仔埔等地,
後因閩、客逐漸來台
落腳墾荒而有漸有聚落形成。
直至1861年戴潮春起義,小埔心人陳弄(鄉民都稱他
為啞吧弄)揭竿響應,一開始聲勢浩大、戰無不勝,被擁立為西王,
但在嘉義戰役遇挫,退回小埔心,1863年4月清軍強攻陳弄陣營,
是謂小埔心之役,陳弄率眾達2000多戶居民抵抗清兵,
可惜最後因寡不敵眾,陳弄夫妻壯烈成仁,村民亦死傷慘重。
當時遺留下來,以夯土築成的清軍古砲臺現仍存在,
戰場位置就在現今合興村(合興國小)。
依據史學家洪敏麟教授考據,戰役之前,小埔心約有二千餘戶,
非常富庶繁榮,陳弄敗亡後,小埔心全庄遭大火焚燬,連燒數日,
致使人口乃據降,僅存七、八十戶。
日治時期改制為台中州北斗郡埤頭庄,並開發河圳、大埤,
極力推行農業發展,直至迄今成為彰化縣主要農業生產中心之一。
芙朝村昔為巴布薩平埔族放牧之地,清時屬東螺西堡東臨昔時
巴布薩平埔族蕃仔埔庄(現今元埔村)﹐清時因東螺溪氾濫及漢人擁入平埔族人在
道光年間由東螺社頭人帶領族人遷移南投埔里林仔城現今南投籃城里。
雍正初葉(1723-1735)粵省客籍墾首羅泉率人入墾﹐建新莊仔﹑牛稠仔莊
等聚落(依據重修台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聚落篇290頁記載)
乾隆三年前後,廣東人墾成之「牛稠仔庄」(即今埤頭鄉芙朝村)一帶,
亦歸泉州人收買,於是粵籍人向永靖 街(今永靖鄉,屬武西堡)、東勢角
(今台中縣東勢鎮,屬武東上堡)地方退去。
(依據宋增璋(台灣撫墾志)記載)
現名稱於民國45年易名埤頭鄉芙朝村……….
村中特色有日月品池,庄南有莿仔埤圳流貫其間,
及聚落三塊厝庄。 庄北有頂庄聚落,
台糖鐵道牛稠子線行經,並有蔗埕遺址。
本庄大多以農為生,種植以水稻為主,
以前尚有種植原料甘蔗、
洋菇、蘆筍、蕃薯、油麻菜子,現已不多見。
芙朝國小旁的陳家古厝,
應該是村中算得上是豪華的古厝。
可惜所知資料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