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元年(1723)彰化設縣,雍正4年(1726)知縣張鎬倡建縣儒學,建學立師,以彰雅化,
當時的縣儒學即今彰化孔廟。清乾隆16年(1751)士紳施士齡等人倡議重修。
乾隆23年(1758)孔廟傾頹,知縣張世珍再倡議重修,
以磚砌甬道,移禮門、義路於大成門左右,門外設置泮池與照牆,於泮池題石曰:「芹泉」。
乾隆25年(1760)5月完工。
乾隆51年(1786)林爽文事件,彰化縣城遭兵燹之災,明倫堂與學署毀於戰亂。
嘉慶16年(1811)知縣楊桂森倡議重修,增建大成殿前露台石欄桿,自東、西兩廡至大成門,
增建短垣,於泮池上新建「登瀛橋」。
道光11年(1831)李廷壁知縣回任,鳩工庀材,重修夫子廟。
此次重修,將基地墊高二尺二寸,殿前改用龍柱二支及石柱二十支,露台亦增高二尺二寸,
崇聖祠旁增設名宦祠與鄉賢祠及禮器庫、樂器庫,
重修歷時二年七月,奠定今日孔廟的規模與格局。
光緒4年(1878)知縣傅端銓見聖廟傾頹,乃捐廉養銀倡義重修,並得到士紳張春華等人,急公好義,
相繼捐資,孔廟建築得以煥然一新。
日治時期因市區改正,拆照牆並將泮池填平,拓寬東門大通(今孔門路)。
民國67年重修,民國72年12月指定為第一級古蹟。
彰化孔子廟為四進三院的建築格局,分別是大成門、戟門、大成殿與崇聖祠。
目前孔廟的建築型制仍保存清道光10年(1830)重修時的規模。
大成門上方置有六個筒狀的通天筒,象徵孔子其德配天地,道貫古今。
大成門兩旁牆垣分別是「下馬碑」與「萬仞宮牆」碑,龍邊牆垣是滿、漢文的「下馬碑」,
其上書「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為對孔子至高尊敬的表徵。
戟門左右兩側掛有鐘、鼓,為祭孔時制禮樂器之用,
鏞鐘為清嘉慶16年(1811)彰化知縣楊桂森及生員吳瓊華、增生王雲鼎、訓導葉文載、教諭陳鯉青
、典史徐延俊、生員鄭維謙等所敬獻。
位於龍邊牆垣的「臥碑」,清順治9年(1652)禮部奉題於明倫堂左。
大成殿前有一平台,稱為月台,為祭孔時神聖的空間。
正殿面寬五開間,屋頂為重簷歇山式造型,四面設有走馬廊道。
月台前有一斜面花崗石,其上刻有雲龍,稱為「御路」。
昔時祭孔時,文武官員從御路旁石階,登上大成殿祭孔。
兩旁欄桿,以泉州白石雕刻獅子,立於柱頭。
殿內珍藏歷代皇帝所頒贈的古匾,分別有雍正「生民未有」,乾隆「與天地參」,嘉慶「聖集大成」
,咸豐「德齊幬載」,同治「聖神天縱」等匾額。
崇聖祠則位於大成殿的後方,奉祀孔子五代祖先。
彰化孔子廟的建築
可視為清中葉臺灣官建孔廟的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