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宮前身名越崗院,是元帝大興三年(320),南海郡太守鮑靚為其女鮑姑(葛洪之妻) 興建的修道場所。

修建三元宮的鮑靚,可是道教丹鼎派中有史可查的最早進入嶺南的人物。



史籍中說他稟性清慧,學通經史,修身養性,蠕動不犯……明天文、河洛書(即河圖和洛書)。

鮑靚後來收了一個徒弟叫葛洪。葛洪也在歷史上是一個傳奇人物。



他是一名道教理論家、醫學家和煉丹術家,自幼好養生之術,惠帝末年,他應廣州刺史嵇會之請,

到廣州任參軍,居廣州約10年。之後追隨鮑靚探究道教理論及煉丹、養氣之術。

年未過40,便著有《抱朴子》內外篇70卷、《金匾藥方》100卷等巨作。



東晉元帝時葛洪曾到南京(時稱建康)任官,官至丞相,因而他又被人稱為丞相道士。

後來他聽說交趾即今越南盛產丹砂,便辭去高官厚祿攜眷第二次來到嶺南,受到廣東刺史鄧岳輓留,

此後他在羅浮山整整生活了30年,煉丹製藥,著述不輟。

葛洪還在羅浮山建造了東南西北四個庵,即現在的沖虛觀、白鶴觀、九天觀和酥醪觀。



葛洪的妻子鮑姑,亦精於醫道。

鮑姑即是鮑靚的女兒,從小深受道教影響。夫妻二人恩恩愛愛,共同研究煉丹與醫術。

鮑姑一生幾十年都是在廣東度過的,為了采藥、行醫,她足跡遍及南海、番禺、博羅、惠陽等地。

她醫術十分高明,老百姓都親切稱她為女仙、鮑仙姑。



後鮑姑患急病而死,後人在越秀山下建鮑姑祠紀念她。

而鮑靚為女兒所修建的越崗院(即今三元宮),則是當時廣州唯一的道觀。


及至唐代,更名為悟性寺。延至南漢,幾經興廢,至明萬曆年間進行大修。

明崇禎十六年(1643),欽天監來穗巡視後回稟:天衛三台列宿,應運照臨穗城。

越秀山氣勢雄厚,應將越崗院改為三元宮,以祀奉三元大帝,以應上天瑞氣,

當時紳耆贊同,集資塑三元像於正殿,鮑姑殿移至偏殿,三元宮由此得名。



翌年,李自成殺進北京,崇禎皇帝在景山自繹,大明王朝宣告滅亡。

1650年,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繼茂率清兵攻陷廣州,

順治十三年(1656),尚可喜下令重修並擴建三元宮。

四年之後,又在三元宮的旁邊,建造了規模宏偉的道觀來奉祀天尊,取名應元宮。

今日的應元路也因此而得名。


數棵大榕樹掩映下的三元宮顯得格外幽靜。

山門入口兩側, 三元古觀,百粵名山—-兩幅對聯蒼勁書體赫然入目。


三元宮供奉三元大帝。

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分別是上元天官、中元地官和下元水官的誕辰日。

據說三元宮一年四季香煙繚繞,尤其是到了三元誕的日子裡,這裏更是人聲沸揚,


善男信女偕來此處參拜神仙,佑求平安。

只是寺觀中以無太多古物…..

瀏覽片刻即行離去。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