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九年(1920)11月,日本人實施台灣地方官制及行政區域改制,廢除原由臺北廳直轄的

艋舺、大稻埕、臺北城內,設臺北市 (州轄市),隸屬於台北州。19223月實施町名改正,大稻埕

不再作為行政區劃,而是在原有範圍內設町。

 


日治時期政府推出市區計畫,一掃舊清時期陳舊緩進的印象,大稻埕被稱為「本島人的市街」,

茶商、布商、貿易商集結,帶來經濟富足,也帶動娛樂生活,廟埕前的民戲從未停歇,眾多廟宇、

子弟戲館、傳統戲曲的藝人聚集,讓大稻埕亦有戲窟之稱,

 


 

位於永樂國民小學(昔名大平公學校)南側的涼州街,舊名「獅館巷」 ,

 

當年北管布袋戲風靡一時,請戲班要到這條街來,因為布袋戲團的連絡處都設在涼州街,

接受應聘演出,如王炎的「哈哈笑」、李天祿的「 亦宛然」等,因之被稱為—布袋戲街。



 

林清月(1883-1960) ,臺南人。18歲北上就讀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第四屆)

畢業後在「赤十字社(即紅十字會)臺灣支部醫院」(今市立中興醫院前身)與「臺灣病院」

(今臺大醫院)服務,對鴉片成癮患者之戒除頗有心得。

1919年在大稻埕建昌街(今貴德街)創「宏濟醫院」,由於醫院生意越來越好,又在今涼州街和

重慶北路交叉處,規劃了台灣第一所私立綜合醫院「更生醫院」。

 

 

然因借款過多,在資金週轉不靈下將產權移轉給「台灣工商銀行(原臺灣貯蓄銀行)」以償還債務。

「臺灣商工銀行」於1923年又合併「嘉義」、「新高」兩家銀行;

1949年改組更名為「臺灣第一商業銀行」,1976年再更名為「第一商業銀行」。

 



 

1930年台灣總督府在中央研究所衛生部瘧疾治療所設置臨時戒煙所,嗣後向臺灣商工銀行租借

這所原為林清月開設之醫院,成立台灣總督府台北更生院,由總督府衛生課技師下條久馬一擔任

院長,杜聰明為醫局長。

 

戰後,林氏家屬曾嚐試收回更生醫院未果。戰後成為憲四團團部,

228事件後憲四團負責北部地區的掃蕩清鄉,逮捕槍決事件大多由憲四團執行。

此即今涼州街26號建築之所在…..

 



 

位於延平北路和涼州街口的仁安醫院,歷經九二一大地震及後續幾次地震,原始磚造結構

已嚴重毀損,且又因年久失修,漏水情形相當嚴重,原本準備改建為住商混合大樓,經台北市政府

積極爭取,取得屋主同意捐贈列為歷史建築。

創立人柯謙諒醫師於昭和二年(1927)在此設立西式醫學診所,當時為大臺北少數由台籍人士所開設

之醫療診所,別具時代意義。

 


 

柯謙諒醫師出生於1896年(明治29年),祖籍為福建泉州。

父親柯郎,在今日延平北路三段一帶種植茉莉花。自幼好學不倦的柯謙諒在協助父親農事之餘

不忘用功唸書,並於公學校畢業的同年(1912)以公費生的資格考上臺灣總督府醫學校。

 




 

1917年自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畢業後,曾短暫任職於馬偕醫院,隨後於臺北松山開業,之後向位

於安西街、涼州街口的「葉內科」租屋開業,因醫院事業日漸興旺,且葉醫師行將退休,柯謙諒

醫師便買下診察床等醫院設備,並於太平町五丁目的現址籌建仁安醫院。

 

 

二樓店屋建築,為轉角七開間街屋,轉角立面開窗為三小間,其他開窗為二小間。

轉角立面做圓形山頭,裝飾花草圖樣的泥塑,邊柱頭與間柱頭做凸柱雕花圓球收頭,牌樓面崁圓柱

,柱頭做幾何圖樣收頭,窗臺下緣做線腳收邊,邊柱立面以磁磚與洗石子相間,騎樓面有捲型托架

面材,使用洗石子與磁磚,其他開間立面屋頂做女兒牆,建築物整體穩重大方。

 

 

仁安醫院祖孫三代皆為醫生,在大稻程地區行醫濟世,醫名遠播,

使得仁安醫院成為當時大稻程最重要的醫院之一。

透過家族的捐贈與保存,這棟充滿歷史意義的建築,得以轉化成為診斷社區空間環境與生活品質,

協助社區促進永續健康發展的「社區營造中心」。

 

 

 

涼州街108號的「鎮記」為林鎮標先生於1925年興建,1927年竣工,

建物落成即從事人蔘買賣,至1941年,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無法自韓國進口高麗蔘而停止營業,

後陸續出租為洗衣店、電器行等營業,並於1976年出租給弘揚西裝社至今。

 


 

位於保安街84號的順天外科醫院也是頗有淵源….

話說臺灣第一位完成西方醫學教育的臺籍原住民外科醫生謝唐山先生,曾在此開業行醫,

家族四代均有從醫者,可謂見證了臺灣醫療史之發展歷程,具歷史文化價值。

 


 

外觀為典型洗石子四柱三窗立面,騎樓為磚拱,立面有一對希臘柱飾,

「順天外科」店招文字剝落但仍清楚,具建物保存意義。

 

走一趟涼州街,才知道有這一些……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