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渭水(18911931),字雪谷,台灣宜蘭人。日治時期的醫師與民族運動者,曾創立台灣文化

協會與台灣民眾黨,是反日本殖民運動運動中,重要的領導領袖。


蔣渭水父親蔣鴻彰在宜蘭城隍廟以命理為業,因而自幼熟悉臺灣宗教民俗。

與哥哥蔣來福、弟弟蔣渭川共同受業於宿儒張鏡光,接受私塾的漢文教育,17歲就讀宜蘭公學校。

20歲(1910)時考進臺灣總督府醫學校,即台大醫學院前身。

 


大正元年(1912)蔣渭水與蘇樵山、黃調清、林錦生、曾慶福、杜聰明、李根盛、翁俊明等人相繼

加入中國同盟會臺灣分會。

1913年與同為醫學院學生的翁俊明、杜聰明密謀至北京暗殺袁世凱,但未能成功;

 




1914年鼓吹醫學院學生加入「臺灣同化會」,

1915年以第二名的成績畢業,分發宜蘭醫院(現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實習一年,

大正5年(1916) 即在臺北市大稻埕太平町(今延平北路)開設大安醫院。

 



 

位於延平北路二段31號的義美食品延平門市,原址即為其創辦的大安醫院所在…..

 


1921年起蔣渭水開始參與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因而結識林獻堂,並與其他同志成立臺灣

文化協會,作為提倡民權之啟蒙運動組織,發表文章《臨床講義》,從醫師角度針貶臺灣時事。

之後,蔣漸漸成為一個本土運動者,



 

大正12年(1923) 蔣因治警事件遭判刑4個月,為臺灣人因政治請願被拘禁之第一人。

1925年他又因反抗總督政令被囚4個月,兩次入獄共監禁144天。

蔣渭水一生受日本拘捕、囚禁十餘次。

 


 

193185日蔣渭水因傷寒病逝臺北醫院,時年41歲。

身後原安葬於大直的大直山公墓。

1942年,臺灣捲入日本軍部發動的大東亞戰爭,大直山公墓被徵為要塞,蔣渭水骨灰罈

被迫遷移,安放在關渡慈航寺10年。




 

民國四十一年(1952)蔣渭水的舊同志陳其昌、白成枝印刊《蔣渭水遺集》,募款捐建,

將之遷葬於臺北六張犁芳蘭山麓,

今蔣渭水先烈紀念塔上,鐫刻遺囑,墓碑由當時陳誠副總統題字,下方刻著遺囑:

「臺灣革命運動,業已進入第三期,吾人預期之勝利亦迫在眉睫,凡我同志務須不屈不撓

極力奮鬥,而舊同志尤須倍加團結,積極的援助青年同志,鞏固吾人精神力量,為同胞

解放努力,是所至囑。」



 

黃煌雄稱譽蔣渭水為「台灣的孫中山」…..

 

位於大同區錦西街錦西公園,則於2006年改名為蔣渭水紀念公園。

以紀念其為啟蒙臺灣文化的艱辛奮鬥。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