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星堂為臺北地區陳氏大宗祠,清光緒年間原位於臺北府城內(今總統府所在位置)。

日治初期日本政府徵用祠堂原址作為建造總督府用地,並以大稻埕的陸軍用地交換。陳氏族人

之後於大正元年(1912)興工重建,兩年後於現址落成啟用。


台北城內的陳德星堂原建於城內的文廟旁邊,清咸豐十年(1860),舉人陳維英於掌教宜蘭

仰山、及艋舺學海兩書院之餘,念及台灣本島缺少陳氏宗祠,拜祭無所,譜牒不修,恐有數典

忘祖之虞,乃思在其私宅大龍峒老師府,奉祀陳姓先祖三神位。





 

光緒十八年(1892),在臺北知府陳星聚的號召之下; 族人捐錢出力,鳩工於舊城內文武街

文武廟之東鄰,興建德星堂一座,這就是陳氏大宗祠之肇始。




其中又以大龍峒老師府陳家, 新莊頭前莊陳家, 以及北投忠義陳家三大家族出資最多。




話說太丘長陳實子侄,同以孝賢聞名,當年訪名士荀淑父子,正值德星聚,德星乃一歲星,

歲星所在有福,故取堂名曰德星。太史為此上奏曰:「德星聚奎,五百里內有賢人聚」。

族人遂有以「德星」或「德聚」為堂號者,台北陳氏祠堂即因此命名為「德星堂」。

 





甲午戰後台灣割讓給日本,城內宗祠土地被強行徵用為武德殿及建造台灣總督府(今總統府)

陳氏祠堂等同遭拆除。族人頓時祭拜無所,嗣經不斷地據理力爭,日人始同意以大稻埕寧夏路

(下奎府町)現址土地交換,於大正初年動工重建新祠,歷時兩年方告落成,

 



 

除了恭迎先祖三神主歸座外,並再進奉聖祖帝舜重華公。

當時的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還贈匾一方「漢唐柱石」以為紀念。

 




當年重建的陳德星堂,係由台北名匠陳應彬負責建造設計,其中宗祠內的大殿,一柱雙龍,

豐富剪粘雕飾等等都頗具陳應彬的手藝特色。

 




 

另外外觀上,採硬山與歇山的重疊屋簷屋頂,民間俗稱太子樓。

值得一提的是,該宗祠正殿保存的錫製花瓶,燈臺,大象座騎雕塑品,也都全台罕見。

 




 

祠堂最大的特色,是三川殿假四重,即歇山式假四垂頂,牌樓面直頂上簷,

架內三通三瓜,形式嚴謹具有美感,各重建結構之構材飽滿有力,此即陳氏宗親不惜鉅資,

遠自福州聘清名匠,並自內地採購建材,精心砌築出的傑作。

 



 

 

陳德興堂佔地二千二百餘坪,是四合院式建築,左右加蓋外護各一排,堂皇巍峨,

光復之後,在大埕上又添建照牆和大門,以壯觀瞻,堂內保有之匾額楹聯,多出自遜清先賢

裔孫手跡,古色古香,令人歎為觀止,實為文化之瑰寶。

 





 

民國六十六年起,市政計劃擴建蓬萊國小,分批徵收本堂土地,族人為保護祖宗殿堂,

暨維護固有文化,一再據理婉向各級政府陳情。經多年奔走,內政部終於七十四年八月十九日

通過古蹟保留案,並指定為三級古蹟。


 

近年歷經6年整修工作,終在前年12月25日舉行修復竣工落成典禮。

惟該宗祠並未對外開放,適逢葉倫會老師主辦雙連打鐵街巡禮活動, 有幸進入參訪;







 

匆匆一瞥, 隱約記得北臺陳氏裔孫取得功名者:

如陳望曾陳維英、陳樹藍、陳澄清、陳濬芝、陳霞林陳登元陳日翔陳雲林等輩,

均留下了珍貴的題楹;

 


 

惟因參訪時間短暫,無法詳實登載其中楹聯記匾內容,

可說是小小的遺憾…..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