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股」以前亦稱「菅仔埔」,
「菅仔埔」之名僅見於連雅堂台灣通史;


臺江為安平鎮之內海,則今之魚塭。道光二年,夏秋淫雨,
兼旬不霽,曾文、灣裏各溪之水,淜漲而出,塗泥歸虛,積為平陸,
而滄海變為桑田矣。安平鎮之左鯤身,右為菅仔埔,
其西則鹿耳門,風濤噴薄,夙稱天險。

《通史》除了記「菅仔埔」所在位置外,
也說明「菅仔埔」以前仍屬台江內海,
道光之後,「積為平陸,滄海變為桑田」,
當地居民早就闢為漁塭。

所謂「菅仔埔」之地名正是指此地以前為台江內海,
後因淤沙沉積浮現㇐大片草埔地,而且是㇐片⾧滿「菅仔」的草埔地。


這片淤沙沉積浮現的草埔地,後來有曾、黃、張、林、謝、王、洪等
七姓居民分別從今將軍區、學甲區、七股區前往墾殖漁塭,
名為「七股塭」,後隨沿稱為七股 。

溪南里東南以樹林里為界、東北以七股里,
西南與三股里為界,西北以龍山里為界,南以永吉里為界。
聚落名為「溪南寮仔」,戰後稱溪南村,
縣市合併改制後稱溪南里,
「溪南」是指位於七股溪之南而稱之。


本里地勢低窪,經年飽受水患之苦,
目前是七股區人口最少的㇐里。
由於早此地漢人入墾定居相對較不穩定,所以聚落形成較慢
且地名多隨時因人口興衰而變異更改。
清朝中期,地名有「五間閘(柵)」、「羊寮仔」。

在今「溪南春休閒漁村」門口附近(七股溪分流匯入口),設立閘 (柵)
門五間以引水捕魚,後來又有墾民進入牧羊而稱為「羊寮仔」。
從聚落名為「五間閘(柵)」、「羊寮仔」來判斷,
這段時期此處人煙應該相當稀少,居民以簡單的捕魚、放牧維生。

道光年間以後,地名有「八股仔」,

即因墾民分為八股在此處墾荒而稱之,
這是漢人定居之始。


因地處七股溪南岸,而有「溪南寮仔」之稱,
又位處七股南方,又稱「下七股寮」。


黃姓為聚落內最大姓氏,庄廟「寶龍宮」主祀李府千歲
係分靈自北門南鯤鯓,最初為輪祀供奉,民國 72 年建廟完成。
清末另有林、陳、黃、吳、陳、蔡、李、侯
等姓主要聚居於廟東。

先民入墾「溪南寮」定居的年代較七股寮稍晚,

且因位於七股溪之南,昔時稱為「下七股寮」。

日治初期,「上七股寮」與「下七股寮」、「六成」等3庄於

明治34年(1901)合隸屬「蕭壠堡七股寮庄」;

迄日大正9年(1920),「上七股寮」、「下七股寮」

分別改稱為「七股」、「下七股」,並改隸「七股庄」「七股」大字。

戰後設村則沿用「七股」為名稱「七股村」。

戰後分設為1村,即以「溪南寮」之名,

命名為「溪南村」。

溪南里吳家古厝宅院是傳統合院民居,正身及左右護龍,

正廳前設有軒亭,軒亭立面山牆採洗石子工法,西洋裝飾語彙,

以紅磚建氣竹門牆區隔內、外埕,

外埕左右兩側各有一座俗稱「古亭笨」的穀倉。

吳厝約建於昭和6年(1931),

內外埕皆為砂土路面,

直到90年代才改鋪柏油路面。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