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山縣城隍廟最早於康熙五十七年設於舊城。林爽文事件之同夥莊大田率眾攻陷舊城,知縣湯大奎

及典史史謙等文武官員殉職,縣署乃遷至新城。知縣吳兆麟於倡建新城城隍廟時,為追念湯大奎等人,

在城隍廟內豎立「忠節流芳」石碑為記,現存城隍廟後殿,字體蒼勁雄渾,具有歷史考證價值。



  

城隍爺在台灣地區有省城隍、府城隍、縣城隍的分別,省城隍又尊稱為「威 靈公」,

府城隍尊稱為「靈應侯」,縣城隍尊稱為「顯佑伯」或「霞海城隍」…..

各種城隍爺所管轄,一如政府有層級之分。


城隍廟初建於嘉慶五年(1800),由知縣李丕煜倡建。

經過多次修建, 以不復古貌…..

城隍兼司陰陽兩界,特別為民間所敬畏,清廷極力崇奉城隍,無非假神道 以求治,補教化之不足,

所以凡地方官署所在,必有城隍廟存焉。

台灣民間信仰把地方官和城隍爺視作同等地位,一治陽,一治陰。   

城隍爺既然能兼司陰陽兩界,掌理的事情很多,因此祂有不少部屬。

文判官負責調查人民品德的善惡,作成判決,或審理其它案件;在文判官判決後,武判官

負責執行犯人應得的懲罰。 六司即延壽司、速報司、糾察司、獎善司、罰惡司、增祿司,通常

六司稱為六官,或稱六神爺,職司和官名相同。

牛爺、馬爺俗稱牛將軍、馬將軍,這兩位將軍本來是閻王的從屬,是站在陰陽間奈何橋兩端的守衛。

范、謝將軍中的范將軍是范無救,俗稱「七爺」,謝將軍是謝必安, 俗稱「八爺」,兩位將軍

負責押解犯人到法庭。 另外還有三十六位神將,幫助捉拿犯人。

城隍廟後殿左側前壁,有一方斗大的勒石,碑文:「忠節流芳」


兩側上下附字:「乾隆五十有一年,歲次丙午,林逆倡亂,賊黨莊大田攻陷半屏舊城,

邑令湯公大奎率子(荀業)、典史史謙守城殉節。嘉慶庚申孟秋,鳳山縣知縣吳兆麟、

典史談立」等字。

是少數珍藏的重要的文物……


廟前的石獅? 其實是自鳳山神社移來的高麗狛犬 ……

鳳儀書院位於城隍廟西側 ,創建於清朝嘉慶十九年(1814),是由知縣吳性承發動紳民捐款、

捐地,再由候選訓導歲貢生張廷欽董建。



鳳儀書院在光緒十七年(1891)由舉人盧德祥重修一次,

日治時期充作鳳山街役所(鳳山市公所前身)員工宿舍,

光復後仍由公務人員佔用,以後數度易手,住民份子複雜。


由於佔用戶私自擴建,毀損情形嚴重。民國八十七年間,高雄縣政府有意整頓,請租、佔戶撤離,

經各單位調查結果,補償費及整修費高達三億餘元,擬由中央、省、縣配合編列預算辦理,惟與

居民間之協調礙於補償遷移費無法取得共識,因而懸置。



  

從昔日的照片仍能看出 ,門廳的正門兩旁有一對抱鼓石,彫刻的紋路典雅柔美。

所採用的木構棟架、門窗、瓜筒、雀替等材質,全採用上等福州杉,木材仍堪使用,

外表的彩繪,雖已剝落,稍經整修重繪,要恢復原貌並不難。至於屋頂翹脊、紅瓦、滴水、

瓦當殘破部分,只要更新建材,仍可完整如昔。

 


鳳儀書院殘破及雜亂的窘況,常令遊客搖頭。

數年前造訪, 已遭圍籬圈圍, 修建遲遲未進行 …..


(部分舊貌照片引用自網路)

近來上網搜尋, 確認已進入整修 ,

相信不久之後再次蒞臨 ,將會有嶄新面貌 ….


(修建中的照片)

只是不免又擔心,

古意將喪失殆盡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