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生大帝為閩南地區民間信仰中流傳廣佈的道家神明。早在荷蘭人佔領臺灣時期,因與漳泉人相互
貿易,在臺南地區便有供奉。至鄭成功及其部將來臺,供奉逐漸增多。根據文獻記載,截至明鄭滅亡,
臺灣南部地區至少已有大道公廟七座以上。臺灣劃歸清朝版圖以後,保生大帝的崇祀更多。
興濟宮位於舊時的鎮北坊大觀音亭右鄰,自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創建以來,歷經三百多年歷史,
主祀保生大帝 (又稱吳真人或大道公),又稱「真君廟」或「開山宮」。
相傳是荷鄭時期或明永曆年間所建的臺南興濟宮,被認為是本省建造最早的大道公廟。
興濟宮又因位於府城北邊,里民習稱「頂大道公廟」,以區別位於南邊而俗稱「下大道公廟」的
良皇宮(位於西門圓環)。
興濟宮建築為坐北朝南,面寬三開間深三進,由三川殿、龍虎井和拜亭、正殿、以及過水廊後方
的後殿所組成,與大觀音亭共同位於一高起之基座上。
廟前原有寬廣的前庭,道路開闢後,前殿以階梯與道路緊臨。
廟角「憨番抬廟角」泥塑,大門口的石獅及門前單龍虛柱,都極為精美。
宮中的彩繪為府城名師陳壽彝之作,大門上繪秦叔寶、尉遲恭,畫中金飾輪廓,線條突出,別具特色。
該廟清代古匾甚多,皆為頌揚神明醫病靈驗之事,有道光十五年太子少保王得祿所立「保愛生民」
匾額一面,另有光緒八年臺灣知府周懋琦所撰對聯一對,記述同治光緒年間官兵開山撫番時,由於
保生大帝之庇祐,使官兵幸免於疫癘之害,
當時欽差沈葆楨乃批飭地方官「朔望拈香,春秋治祭」,此乃興濟宮列為祀典官廟之由來。
明鄭永曆三十二年(1678),軍民在府城的尖山南坡建「觀音宮」,供奉觀音菩薩。
康熙時重修擴建之後,因拜亭採用了抱廈的形式而改名「觀音亭」,後來又因要與小東門的
觀音亭區分,而習稱「大觀音亭」。
隔年(1679),來自泉州同安鄭軍將士又在「大觀音亭」旁建今興濟宮奉祀保生大帝……
大觀音亭方面,主要在康熙三十二年(1693)、乾隆五十六年(1791)、嘉慶二十年(1815)、
道光十年(1830)與同治十年(1871)整修過,
至於興濟宮,則在嘉慶二年(1797)與道光十一年(1831年)與同治十年(1871年)整修 ;
日治時期之後,兩廟曾於昭和二年(1927)一起重修,
然而在後來的太平洋戰爭中受創,遂於戰後的民國三十八年(1949)再次重修。
廟中所藏古物甚多,如清太子太保王得祿所題楹聯與所獻匾額,歷代重修碑記等,
另外廟中之彩繪也是出自於臺南名師陳壽彝之手。
廟前正對的觀亭街古稱「觀音亭街」,是少見的參拜道。
由於近年在台南過夜, 幾乎都選定在觀亭街的旅館投宿 ;
因地利之便, 前往興濟宮及大觀音亭參拜, 幾乎成為固定的行程……
除了祈求一家平安順遂之外 , 前往欣賞百看不厭的文物以及建築 ,
便成另一種朝聖的重要儀式……
位於赤嵌樓前面的茶藝館 ,是間頗具人文特色的餐飲店…..
新近崛起的手信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