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廟山西宮安奉武聖關夫子,至今香火綿延三百餘年。遠自明鄭時代,漢人自台江內海(今安平),

溯行新港溪(今鹽水溪),及其上游許寬溪(今許縣溪)進入新豐里,墾荒聚落稱香洋仔(明鄭氏

臺灣軍備圖上記載之小香洋民社)。

居民景仰關夫子聖德及為求民安雨順,即建土屋葺茅堂宇。

並築弼衣潭(今之大潭)蓄水灌田,很早就發展出聚落,並稱之為關帝廟街。


起初在清康熙年間,由福佬移民在此街之西方一公里之處形成一部落,直至清乾隆二十年代又

成立一市街,取名為「舊社街」;此乃因此地原本為自台南地方遷居而來的平埔西拉雅族即

新港社之所在地,故名。

此社後來則退居至今日之龍崎鄉番社附近。




清嘉慶年間,舊社街爆發漳州與泉州移民之分類械鬥,漳州移民於是分離,另外創建一街,

因其地有一座關帝廟(據傳此廟創建於鄭時),故慣稱此街為「關帝廟街」。

以後再隨著此街之不斷發展,舊社街則相對地衰頹,「關帝廟街」遂成為此地之中心市場。

山西宮所在行政區,就叫山西里,為關廟居民共同的信仰中心,屬於「地方公廟」,

從明鄭時期至今己有三百餘年歷史……


根據廟中碑文和廟誌的記載:

山西宮由興建,並歷經了多次重建,才有了現在的樣貌,而其興建及重修建的歷史沿革如下:

明鄭時興建或說是清康熙五十七年戊戌(1718)重建堂宇。


乾隆二十七年(1762)由知府蔣允焄創建正式廟宇,總工程費銀元二仟元,越三年竣工。

道光二十六年(1846)由總董芳玉瑤、郭振評、張鴻元等發起籌募銀元二仟五百元重建,

起因是道光二十四年(1844)之郭光侯事件,前後兩殿焚毀殆盡,只剩中殿因而重建。

咸豐三年(1853)5月1日大地震,除中殿外,其他受災倒圯,乃至咸豐五年(1855)由總董

葉合成、吳德昌等聚金三千元重修,至咸豐七年(1857)完成。

同治元年(1862)夏季,又因大地震堂宇傾圯,同治六年丁卯(1867)復建完成。




日治時期(1900)修繕一次。 大正初(1911)由黃敏等發起募捐五仟元修建。

昭和八年(1933)由葛喬年、張陶、曾水泉等鳩資擴規模規模重建。

舊廟現存之龍柱、壁堵之石雕、前殿蜘蛛結網木雕、兩側鐘鼓樓皆於此時施工築造。

民國三十四年10月(1945)修建。 民國四十七年(1958)林竹圍等發起募捐修繕。

殿內九龍籬及外簷花籃木雕於此時築造。




同年底建七朝大醮,並決定嗣後每十二年建醮一次。

民國五十九年(1970)再修繕,將殿前兩座金爐移建殿後。

民國六十三年(1974)經信徒代表大會議決重建。同年農曆九月十五日動土,

民國六十四年(1975)5月20日著手興建。工程歷時七年七個月,情邀潘麗水大師精繪

廟門神彩畫,畫棟雕樑、精緻卓越,採中國北方典型廟宇建築風格,




民國七十一年(1982)12月8日慶成謝土,繼而舉辦建醮宣告大功告成。

而日治時期所建之舊廟則遷建至新廟北側保存。

之前前往山西宮盡被其新殿之輝煌所惑, 未及仔細聆賞舊殿之風華……

此趟途經關廟, 特地前往一探

舊廟的建築分為前殿、後殿二進,現除匾、柱聯、木聯外,各神明已遷移至新廟。

新廟則巍峨壯麗,廟構採華北式建築,廟埕寬廣,穩重挺拔,三川門石堵上,刻滿

歷代先賢忠孝節義的典範,宮內頂上,牆上均刻繪各種華麗藻飾及龍鳳呈祥之物,巧奪天工

的手藝,令人讚嘆不已。

很少台灣鄉鎮如關廟,因為一座廟宇而得名……

每年農曆6月24日,為山西宮最重要的年度祭典。

據說,

這一天通常陰雨霏霏天氣不佳,但參與的信眾總是熱絡不已。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