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江家古厝」,很多人的腦海第一個浮現的是楠西鹿陶洋的江家古厝,欲到鹿陶洋江家古厝,
可沿台廿線,經新化、左鎮到玉井,轉台三線往楠西,依指標按圖索驥即可到達。
江家祖籍福建省漳州府詔安縣,12代祖江信篤(如南) 於康熙六十年(1721) 來台,因精通韜略,
據說為鴨母王朱一貴起兵之軍師,兵敗後幾經遷徒,後定居於此。
江家古厝,也有人說是江家村,佔地面積約二公頃,所有建築均以祖祠為中心,兩旁建築多條護龍,
目前約有近百戶,三百餘位村民住在這裡。江家香火綿延廿四代,子孫克守祖訓,屋不易異姓、聚居
不分家、嚴禁蓋高樓,聚落土地及建築皆屬江家共有產業,成為全台罕見的大型單姓傳統聚落。
像江家村這種閩南式的大型聚落,能保持如此完整,在台灣著實不多見,
有鑑於此,當地社區發展協會及縣政府、縣立文化中心都尋求保存之道,並著手委請專家學者進行
「台南縣楠西鄉鹿陶洋江家古厝傳統建築空間美化計劃」規劃。
古厝群所有建築均以祖祠為中心,祠堂曾於昭和五年(1930)重修過一次,
民國五十九年改建成目前的面貌。
祠堂前有一寬廣的大埕,大埕前有棵大榕樹做為入口標記,再往前,就是埤塘,
祠堂的背後是鹿陶洋山,背山面水深得地靈人傑。
從祖祠壁上立字,可知是昭和五年(1930) 江達清迨至江萬全等族人用心經營,才更臻完善。
對於鹿陶洋江家而言,每年清明祭祖是家族的大事,
來自各地超過300名的江家子孫,於當日返回先人墓地祭祖,行三跪九叩之禮,
儀式結束後,眾人會排隊領取紅龜粿,最後再返回古厝一起吃潤餅慶團圓。
其實位於隔壁的玉井竹圍里,以及油車里一帶,也各有江家古厝聚落,
紅瓦、矮厝、土埆厝,雖稱不上富麗堂皇,然細微處仍展露無遺,
跟楠西江家古厝,卻是各有勝場。
可見江氏族人拓墾之處不僅鹿陶洋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