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古厝位於劉厝村聖帝宮廟旁西側,據說古厝建於清同治三年(1864)距今已有147年歷史,
這間劉家古厝可能是西港區境內現存年代最久遠的古厝,非常具有歷史建築價值。
開台第一代先祖劉登魁公,生於明崇禎十二年,卒於清康熙甲午年,至今已有 292年,
約於明末清初,從大陸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二十四都後山尾窗裡社跟隨水師渡海來台,定居於台灣府
諸羅縣安定里西保含西港地區,
根據文史資料: 劉登魁,諡敦篤,為劉氏第一百五十一代,溫陵芝山衍派第十八世。來自中國大陸
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十八都鼎尾鄉,原籍同安縣廿四都禾山尾窓裡社劉,祖籍同安縣十三都劉五店。
離鄉背井,身在軍旅,投身水師,奉派駐守含西港水師汛,攜眷暫居臺灣府諸羅縣安定里西保含西港
溪北岸馬仔溝。
來台二世祖劉喜兄弟,大約在1710年,遷居到含西港溪南岸劉厝角(即今劉厝村劉厝)。
長房劉喜曾任江南江陰游擊,功加左都督。二房劉使於雍正、乾隆年間,曾任澎湖水師協標左營
守備,廈門水師左營守備、游擊,前營游擊,金門水師右營游擊,烽火營參將,南臺水師參將,
官至浙江瑞安副將等。
劉氏一族闢荒務農,開基立業距今已三百年餘,綿延已有十四世裔孫。
三百多年來,劉氏宗親在劉厝這個小村庄開枝散葉,所綿延而出的 子孫人數已有數千餘人。
古厝最特別的地方是那一面彩繪圍牆,圍牆上磚砌了左右各三個『壽』字,
外門額上寫著『薰風南來』,內門額上寫著『福星拱照』,散發出濃濃的閩南式建築風味,
古意盎然,讓人發思古之幽情,
經常吸引考古、建築或攝影愛好者的青睞,不少攝影愛好者都經常專程前來取景,
每逢劉氏祭祖都會聚集很多宗親佇足欣賞那古建築之美。
村內另有兩座古墳, 為劉氏開台祖劉登魁以及開台二世祖劉國棟妻子陳孝淑之墓。
該兩座墳墓分別建於康熙末期以及乾隆中期 ,卻因為昔日曾文溪多次氾濫改道而深埋地底下;
數年前才由子孫尋獲並得以重見天日,
該古墓不僅見證台江內海滄海桑田演變過程,建材也成為建築研究的珍貴資產。
惟因造訪該村時已近黃昏 ,未前往探視……
倒是在村口部分遇一日治時期建築, 視其規模及格局, 頗似村役場或派出所等官署形式 ,
只是尋訪資料, 未得進一步之資訊。
環視周邊, 深感具有文史價值, 應予以活化使用 ,
而非棄置而荒廢 …….
前往台南的途中,
向晚的天光一片絢麗 。
那個日本建築是日本時代的派出所,光復初期還有在使用!
那個日本建築是日本時代的派出所,光復初期還有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