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里古稱蕭壟社。是西拉雅平埔族四社之 一〈另外三社是新市的新港社、善化的目加溜灣社、

麻豆的麻豆社〉,蕭壟社在明鄭時期的軍備 圖記為「霄壟番社」。



在台江航道尚未淤積湮沒 以前,此地是台江沿岸最突出西方的陸地。

當時 蕭壟社的平埔族散居於現在的將軍鄉漚汪一帶, 以及佳里鎮山子腳、角帶圍、番子厝、

番子寮、 北頭洋、番子塭、篤加等地。

鄭成功來台後,撫慰番地,開墾力耕,從事開發,社會秩序遂告大定,自此漢人即陸續來台,

拓殖定居,創立學堂,發展教育,於是文化漸進,人口日增,地方逐漸繁榮,逐成為漢人社會。

劉家古厝「彭城堂」位於台南縣佳里鎮外「同安寮」,屬於傳統多護龍三合院格局,

建於昭和十年期後(1935-1938)。



「同安寮」聚落名代表的意義, 係指當地居民的祖先多來自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有關,

民安里位於佳里的東邊,轄有同安寮、新宅及黃竹圍仔等聚落,現為民安社區,

庄廟鎮安宮則為 此地人民信仰中心…..



劉氏以農耕起家, 辛勤拓墾之於, 遂為當地的富農家庭。

正面設置門樓,山牆上塑劉氏堂號裝飾卷草左右望柱上塑紅色飾帶十分顯目,

院門山牆背面正對廳堂以飽滿的葫蘆圖樣裝飾寓意闔家福氣滿盈。



內埕則仍維持傳統磚砌舖設地面,台度下以洗石子工法崁彩磁面磚為裝飾,歩口通廊寬敞,

正身左右次間、稍間裝飾均衡對稱配置,

窗樘橫木上施花鳥彩繪,讓樸實無華的厝身增添活潑動感的喜悅。

 

知道這間古厝的資訊是透過阿達瑪兄的指引 ,

也才能在如此一個鄉野的角落 ,

欣賞到如此華美的古厝 ……

 

(部分資料引用自:  阿達瑪  319旅行事誌)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