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峰古名阿罩霧。清代台灣第一大家族阿罩霧林家,對台灣甚至
兩岸影響甚鉅。第一代祖林石在乾隆年間來台,雖然很快富甲一方,
但因林爽文之變牽連,曾中落,到第三代甲寅又復興。
林甲寅生二子,長子定邦,二子奠國。後人以下厝、上厝區分。
上厝林奠國之三子林文欽於甲午戰爭前一年光緒19年(1893)恩科中舉,
林文欽長子林献堂於日據時以文化領導民族運動,
所以世人概括稱其文功,其實不若下厝文才之多。
下厝林文察之子林朝棟,林朝棟之三子林祖密(本名資鏗)
是放棄日籍領中華民國籍第一位台人,更襄助孫中山二次革命,
但北伐時為漳州軍閥刺死。
林朝棟次子林仲衡(本名資銓)在日據時辦漢文雜誌台灣青年,
後來成為台灣民報,影響更大。是下厝從事文事的中堅分子。
下厝從事文治更具影響力的有二位,
第一位是林文明之幼子林癡仙(本名朝崧又字俊堂)
詩名最盛,有無悶草堂詩集傳世。
另一位即是下一代的林資修。
林資修即是林幼春……..
林幼春(1880-1939)名進,字南強,譜名資修,號幼春、老秋。
林幼春生於福建福州,為林文察從孫,林文明之孫,母何氏福州人,
4歲隨父母返回臺灣霧峰定居。幼讀四書五經、二十一史,
曾學於林克宏、王君右、梁鈍庵,長於近體詩。
1895年乙未戰爭爆發,年方十六的林幼春從臺灣前往福建泉州避禍。
戰事結束後返臺。成年後開始自管家族產業,並於1913年後擔任霧峰
地區臺人區長及當地信用組合金融業的董事等。
不過以詩文見長的他,亦為台灣文壇對抗台灣總督府施政的主力之一。
1918年底與蔡惠如等櫟社友人創立臺灣文社,
翌年1月創刊《臺灣文藝叢誌》,
1921年7月則與同宗林獻堂共同籌組臺灣文化協會,
宣揚臺灣民族運動兼文化啟蒙。
林幼春擅長詩作,與丘逢甲、連雅堂並稱臺灣三大詩人,
身後留有《南強詩集》。林幼春散文亦佳,舉凡櫟社二十年題名碑
的碑文,《櫟社沿革志略》及林癡仙《無悶草堂詩存》的序文、櫟社
社友的弔祭文章等多出自其手筆,
傳達深刻的漢族文化意識。
奇目前另有林門莊孺人墓,看墓上孝男林正熊之名,
當知其為林資鏗之妻墓。
林資鏗(1878-1925)字季商、號祖密、式周(或作石周),
祖父林文察、父親林朝棟。其母親楊水萍生下資鏗之時,還在清法戰爭
帶領霧峰義軍支援被法軍圍困的其父林朝棟部隊,戰後由當時擔任欽差大臣
兼福建巡撫的劉銘傳命其名為資鏗。
甲午戰爭過後,乙未割台,林朝棟抗日無成,隨即遵旨率家內渡,
繼命資鏗回台治產(其時資鏗18歲)。當時林家家產計有二千餘甲
水田、二萬餘甲山地,並擁有樟腦專賣權。
資鏗回台之後,
其治產經商之手腕不下於父祖輩。
1900年10月,孫中山親赴臺北遙控指揮廣東惠州起義。
惠州起義前夕,孫中山在林資鏗於臺北的寓所請求資助
革命事業,資鏗雖然一口答允。
1906年資鏗赴中,以捐納在1908年得到候補道員銜,
1907年漳州水災,資鏗捐銀五萬,賑濟災民。
並且投入鉅資,先後親自主持創辦漳州徑口墾牧公司、
後港林場、梅花坑煤礦等實業。
民國成立後,毅然選擇放棄日本國籍,
並於同一時間向新成立的中華民國政府
申請入籍。
之後加入中華革命黨,接續參加討袁及護法戰役,
1925年7月東征戰爭中遇刺身亡,享年48歲。。
爾後,資鏗之長子林正熊在蔣介石的幫助下為父報仇。
林正熊後又供職國民革命軍東路第三路軍總指揮部參議,
再後來,眼疾越發厲害,林正熊不得不退出軍旅生涯,
先隱居漳州,後回到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