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水是台灣發展最早的古老城鎮之一。人稱一府(台南)、二鹿(鹿港)、三艋舺(萬華)、

四月津(鹽水),並列為四大商港之一。足想見當時舟楫穿梭繁忙的盛況。由於港道狀似新月,

故舊稱為月港或月津。



八角樓是鹽水區保留最完整的木造建築,為鹽水區地標之ㄧ,

八角樓約於距今120年前建造,全棟以木材建成,建築形式古樸典雅,其建築特色顧名思義為八角造形,

全棟由福州師傅完成,有3進2落,第1進在太平洋戰爭遭美軍炸毀,第2進在日治時期為擴充庭院而拆除,

第3進則是現存的八角樓,有兩層樓,一樓為磚造,二樓全為木造,



日本伏見宮貞愛親王曾駐守八角樓,因而在庭院內留有「伏見宮貞愛親王御遺跡鹽水港御設營所」碑。

八角樓年久失修,更於921震災時更受巨創,台南市政府文化局爭取行政院文建會經費挹注,於2005年

底完成整體修復工程,八角樓再度以他獨特美麗姿態,屹立於鹽水街頭。




清時,舟船往來於福州鹽水之間,極盛時期,鹽水的商務熱鬧全台排行第四。

當時的製糖業極為發達,其中一位葉姓的糖商在此發跡落腳,他在今中正路、中山路交叉口,

也是過去市集的中心,建造了此八角樓。



八角樓,舊稱八卦樓,建於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泉州商人葉開鴻在此創設製紅糖的「葉連成商號」,

由葉開鴻先生及子葉瑞西 (清朝同治時代之五品文宮)、葉百畝、葉春庭、葉澄波,費時十年才完工,

從此奠定葉家在鹽水的地位。



歷時十年始完成興建的「葉連成」宅院,原為一座西向東佔地約三百坪的三進大厝。

八角樓原為這三進式豪宅中的一部份。曾經富甲一方的「葉連成」商號因糖業生意而奠定其地位。

昔時,藉著天時地利之便,與沿岸各港郊貿做起的生意。



經由船運將糖運銷大陸,再將內陸產製的絲綢運回販售。商船返航時,除了質輕的絲綢,通常兼運

福衫、磚瓦、石條等物以做為「壓船底」以求船身平穩。



後來,當這些壓船底的建材逐漸形成規模之後,葉家便利用這些建材建造了一座這些「壓艙貨」

就成了葉家興建三落式大厝「八角樓」的最佳建材。



八角樓樓高兩層,建築全用木榫連結,未用一根鐵釘。

雖然時代更迭,人事幾多變化,簷間彩繪已然不復往日鮮豔,但仍可從樑柱、門、楹與窗櫺等

細節處,品味當年建造時的巧思細工。

第一進在昭和十年市街改建部份遭拆除,第二進則在昭和十七年為建立紀念伏見宮貞愛親王廣場,

而將其拆除。


現僅留最精華的第三進「八角樓」供後人遙思前人風華。

八角樓承襲唐山的傳統建築,屋頂呈八角形且為歇山重簷式。

垂脊頂端有造型可愛的獅子及三角蟾蜍石雕;並以大量的「隔扇門」當壁體。


該樓內部的木雕裝飾別具藝術氣息:通透玲瓏的木雕花窗、窗櫺雕刻十分精緻,

典雅而富古趣,雕刻的方式為一大特色。

另外其迴廊、樓梯、門板、斗拱、鏤空雕花…等,

均相當考究精細,雕刻栩栩如生。

八角樓被譽為臺灣不可多得的建築佳構……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