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大正九年(1920),全臺行政區域劃分為臺北、新竹、
臺中、臺南、高雄五州及花蓮港、臺東兩廳;
此地原外武定裡之和順寮、安順寮、溪心寮、海尾寮、媽祖宮
及西港仔堡之公親寮、學甲寮合併為新豐郡安順莊,
原西港仔堡之土城仔則併入北門郡七股莊。
昭和13年(1938),土城仔劃入安順莊,合成八大部落。
昭和20年(1945)戰後,國民政府進駐臺灣,臺南州回復臺南縣,
新豐郡安順莊改為新豐區安順鄉。
民國35年(1946)3月10日,安順鄉奉令劃歸臺南市管轄;
為茲紀念,取安順之「安」與臺南之「南」,
合稱為「安南」區。
台江內海,古稱(海翁窟),是進入台灣重要之地,由北汕尾島與
隙仔島形成的隘口,稱之為鹿耳門,為進入台江內海的咽喉要地,
當時的航運頻繁,而(鹿耳連帆之稱,
可見當時情形,後因商而繁華,
清道光三年(1823)七月,一埸大風雨,台江內海於一夕陸浮,
形成一大片的海埔新生地(菅仔埔),吸引了附近的民眾進入開墾,
官方則於道光七年(1827),由台灣兵備道(孔昭虔)核發墾照,
菅仔埔由此正式進入開墾期,漸次形成聚落,
七庄十六寮 : 和順寮庄(和順寮、五塊寮、中洲寮)、安順寮庄(溪頂寮、
南路寮、陳卿寮、草湖寮、總頭寮、新寮、布袋嘴寮)、溪心寮庄(溪心寮)、
海尾寮庄(海尾寮)、媽祖宮庄(本淵寮)、公親寮庄(公親寮)、
學甲寮庄(溪南寮、學甲寮)道出了台江陸浮之後,
先民開發所形成的庄頭聚落 ……
安中路即是昔日之官道路線,
從區公所農會旁的台江內海舊港道起,
一路前往海尾、十三佃、溪心寮及本淵寮等四處庄頭。
可惜此區於近代都市發展中快速蛻變,
如今僅存的古厝數量非常之少…….
此間古厝的樣貌為兩年前早訪時所記錄,
近來搜尋網路,
知悉此一古厝屋頂已然翻新為彩鋼板,
整你古意已喪失泰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