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天后宮俗稱娘媽宮、娘娘宮、天妃宮、或媽宮,一般稱呼為媽祖宮,或簡稱媽宮。

澎湖馬公市早期地名叫媽宮,便是由此而來。早期臺灣的拓墾移民,自閩粵渡海來臺,經常

與驚濤駭浪為伍,生命安危繫於天,為保佑安全渡海,特別崇拜媽祖。



由於澎湖是中國東南地區出海必經之地,因此早有漢人移居其地。

據傳在明神宗萬曆三十二年(1604)以前,便有媽祖廟存在。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施琅率領水師攻打臺灣,將臺灣收入版圖後,將戰功歸於媽祖庇佑,

此反映著媽祖信仰在東南沿海之深厚。

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廷將宋代以來敕封為天妃的媽祖,晉封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仁慈

天后」,並令各府縣改天妃宮為天后宮,春秋二祭,永享祭典。


 

自清代以來,澎湖天后宮曾多次整修,乾隆十五年(1750年)澎湖媽祖宮因年歷久遠,

風雨侵襲,有坍塌傾頹之危,澎湖通判何器乃倡議重修。

乾隆五十七年(1792)協鎮李南馨等官紳倡議再修。


嘉慶二十三年(1818)通判陞寶、水師副將陳一凱等官紳再倡議重修。

日治時期,大正八年(1919)整修,在祭壇下挖出「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碑。

大正十一年(1922)鑑於媽祖宮當時已經牆垣傾毀,不堪為奉祀之所,故由澎湖臺廈郊商

會等地方仕紳集資重修,此為規模最大的一次重修。



現存天后宮形貌即是此次重修時,延請司傅藍木修建,於次年完工。

澎湖天后宮的方位採坐北朝南,建築由前殿、正殿及清風閣三進帶左右護龍的縱深配置組成。

由於基地呈陡坡下降,建築物自前埕向後級級昇高,自側面觀之,山牆高低起伏。


是天后宮建築的最大特色。同時,前殿後帶軒與後殿前帶拜殿互相呼應。

除清風閣室內大木結構及彩繪簡潔外,

澎湖天后宮殿內木雕精緻豐富,雕工精美,以正殿六片花鳥屏門為代表。

構圖嚴謹,技藝精湛,為唐山師傅朱錫甘、黃文華等人作品。



彩繪則以正殿神龕以及左右構架上的擂金畫為典範,藝高境遠,為朱錫甘的作品。

參與細部裝飾的匠師,有木雕師黃良與蘇永欽,彩畫師陳玉峰、朱錫甘與潘科,都是當時一流匠師。

天后宮的木雕反應近代台灣寺廟雕刻的精緻和寫實路線,多用樟木以利細節表現。

(網路舊照)

木匠受到嶺南畫派影響,使用內枝外葉手法做出凹凸的層次。

正殿神龕左右兩側,有四幅廣東匠師朱錫甘的擂金畫,即以金箔粉畫在尚未完全乾燥的

黑漆之上,藉由金粉的疏密表現濃淡。




前殿彩畫由台南畫師陳玉峰負責,展現和廣東畫師不同的風格。

其中前殿後步口的木柱上有錦紋畫,以繪畫模仿錦布包住柱子的裝飾,在台灣十分少見,

具有珍貴價值。



澎湖天后宮因建物屋頂、木構件及牆體等處損壞,文化部文化資產局98年起陸續補助澎湖縣

政府辦理澎湖天后宮調查研究、規劃設計及修復工程等計畫。



修復案民國100年7月由澎湖縣政府發包施工,張玉璜建築師事務所監造、升皇營造公司執行,

目前已完成驗收階段。

本次修繕遭到許多批評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長施國隆因而率同臺北大學副教授李乾朗、中原大學副教授薛琴、成功大學張嘉祥教授

、中國科技大學副教授閻亞寧、建築師曾國恩等5名專家學者抵澎會勘澎湖天后宮修復工程,並全面檢視

各區域修復設計及施作情形。

5位專家學者一致認定,澎湖天后宮的修復工程施工,整體上是瑕不掩瑜的。

澎湖天后宮此次修復的部分為屋頂及損壞的木構件及牆體等。

 


至於,澎湖天后宮的彩繪與木雕部分的修復,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將另行委請國內的專家學者來

考証,另覓知名的雕刻名師來擔綱此項文化藝術瑰寶的修護工作。

確實 , 台灣的匠師多已零落 , 要如舊修復一些古蹟確有困難 …..


文化資產局對於古蹟的修復, 包括採購發包 ,廠商的評選及管理 ,以及匠師的禮聘等等 ;

應該要有更具彈性的作法 ……

同事正好前往澎湖旅遊 ,託其帶一些天后宮整修後的照片 ;

無疑地 ,一則以悲 ,一則以喜

如今的廟宇呈現如新的一面 ,

也許需要一些時間 ,才能回復其昔日質朴的舊觀 ;

這也說明了復舊其實也是一門艱深的課題…….


參與會勘的專家學者對天后宮內的木雕與斑駁的彩繪,都相當的驚豔,

他們指出,以目前的雕刻實力,實在無法雕出如此精美、神似的作品,

這是澎湖天后宮最值得保存之所在。

 

未來維修時,更須正視此一問題。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