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一帶往昔屬平埔原住民巴布薩族(Babuza)
馬芝遴社社域,福興鄉今仍留有番社村、番婆村、社尾村
及十五番(鎮平村)等地名。
福興鄉漢人移民多半來自福建省泉州府,
遠自明末清初,鹿港繁榮時期,陸續由鹿港及王功一帶港口
進入福興,有些跟隨延平郡王鄭成功來台,初住沿海,漸入
鄉內,開荒墾殖。
至雍正年間,台灣、福建兩地人民來往較密,
戶口逐年增加,擴散分佈於現在的福興鄉。
明治42年(1909),改隸台中廳鹿港支廳馬芝堡,
轄內分洪堀寮、頂厝、番社三區共11庄。
大正9年(1920)十月官製革新實施地方自治,除秀厝、西勢、
同安、三和、鎮平、麥厝、廈粘、頂粘自有住所番地之外,餘番地
統稱為台中州彰化郡福興庄,各庄設有保甲。
外埔位於福興鄉東側,東與秀水鄉緊鄰。
外埔村距離秀水鄉埔姜崙不到一公里…….
此間的梁家古厝與秀水旗官內的梅鏡堂有關。
秀水鄉福安村(棋官內)有一座「梅鏡堂」祖堂,
是梁氏宗族紀念梅鏡始祖「克家公」暨歷代祖先之廳堂。
梁氏始祖「克家公」是在宋朝紹興中舉狀元拜相,而梁氏宗族
自福建南安渡海來台 , 選在原名叫「埔姜崙」的地方(今福安村)
定居 , 繁衍至今;
約兩百年前,道光十一年(1831) 來台五世祖「濟時公」渡海福州赴考高中舉人,
特地而返鄉榮歸故里豎旗祭祖。
地方居民遂將梁氏家園稱之為「棋官內」,延續至今。
梁濟時高中舉人時,獲頒之「文魁」扁額仍懸掛在
梁氏「梅鏡堂」祖堂正廳。目前其祖堂左側仍豎立起現代旗桿
以示追念先人事蹟…..
外埔這間梁家古厝,古厝前已有旗杆座。
且院內圍牆邊留有兩三塊梁家先人的墓碑舊物。
其中有一塊為雍進士例贈文林郎梁毅齋。
相同的在正廳祖先龕桌上亦有一相同的神主牌。
可見此雍進士(即鄉進士,亦即舉人)即為梁濟時其人;
此古厝應即為原梁舉人的祖屋所在。
古厝已然翻新,較無古意。
該古厝的文史價值也少有人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