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秋圃(1895-1994) 本名天淡,後改名容,字秋圃,號澹廬、老嫌、菊癡、海角耕夫等。後以字行。

其字號多取自韓琦詩句:「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黃花晚節香。」



明治二十八年(1895)七月,生於大稻埕杜厝街獅館巷(今大同區迪化街與涼州街一帶)。

先祖由福建平和縣播遷來台墾地,父親興漢公第十三代才由士林搬至大稻埕經商,曹秋圃為第十四代。

曹秋圃在此度過前半世,光復後遷至淡水河的另一岸三重埔,晚年移居台北市區。

曹氏祖先自十一世祖曾在士林一帶落腳,傳至十三世興漢公,遷往鬧區大稻埕一帶從事農具買賣,

兼以為人擇日營生,逐漸累積家產而為小康家庭。由於興漢公對陰陽易理頗有研究,家藏書籍,

曹氏自小耳濡目染,三歲時即能指讀迪化街上楹聯商號近百字,被譽為神童。


曹興漢早逝,曹秋圃當年才二十歲出頭。

曹秋圃啟蒙教育仍是以傳統詩文為主,十歲進入何誥廷私塾就讀,十一歲進入日本大稻埕公學校

學習日文,十二歲拜陳作淦為師,十七歲入張希袞書塾,後來又進入陳祚年門下學習。



十七歲進入張希袞任教的大龍峒樹人書院,學習漢文與書法,師從兩人的書法屬於台灣明清時期

習見的顏體書風,與曹秋圃在公學校習字課所臨習玉本享字帖,淵源相同,仍是二王、顏真卿一脈。

一九二○年前後,投入陳祚年之門,曹秋圃行草書的「方形隸意」受陳氏影響最大。


次年認識由台南地方法院轉任台北地方法院通譯官譯谷星橋,星橋道人詩書畫印兼能,崇尚高古

的文人雅致,兩人皆是曹氏學書最重要的啟蒙導師。

1926年曹母過世,曹秋圃為母守喪三年期間,更加勤練書法,常常興之所至,寫到雞鳴才止。

三年後作品獲全島書畫展、日本戊辰會展、日本書道作振會、日本美術協會、泰東書道會、關西

書道會等展覽的大獎肯定。





1929年舉辦首次個展,同時成立澹廬書會,此階段前後十餘年間曾三度載筆前往日本,

除拜謁書法先進山本竟山,受到隸書指點外,同時也舉辦作品頒布會。




1935年春夏之間,曹秋圃致力於楊沂孫篆書,嘗試以篆書豐富其書法線條,

曹秋圃隸書來自漢碑《張遷碑》、《衡方碑》、《西狹頌》等,

至於近代書家的影響,除了導金石學入台灣之導師呂世宜外,又參酌清人金農、陳鴻壽筆意,

如陳鴻壽隸書運筆直截、構字留白,並取些金農漆書筆意。



曹秋圃的行草書作品較多,當時行草書能手包括張希袞、陳祚年等,皆以顏法入行草。

由於見識廣、閱歷深,又有詩文內蘊,使曹秋圃的草書、行草書、章草皆有不俗表現。


曹秋圃旅日其間曾任頭山書塾書法講師兼任大藏省附屬書書道振興會講師,與京都山本竟山、

東京杉溪六橋、河井荃廬、足達疇等諸名家切磋書學,皆獲青睞,並佩虛懷。

之後歷任廈門美專書法講師、中國書法學常務理事、日本教育書聯盟名譽審查委員、中華學士院

研士、全省美展審查委員、評議委員、全國美展審查委員等。






先生自律甚嚴,自奉頗儉,為人謙誠,淡泊名利。一生精研書學,究心黃老,耽慕禪悅。

每有筆潤,時常悉數捐贈寺院或慈善機構。作品所表現出的是淳雅守中,並博得渡台書家的贊賞。

先生精擅各體,平素所書已隸書及行草較多,隸書上承呂西村、伊汀洲、陳曼生之流脈,





並出入兩漢,平樸直入,寓變化於平穩,得自然醇實之美。楷書則繼顏真卿、柳公權法乳。

行草書則融顏法,並擷取劉石庵、張照一路,而偶存王覺師連綿筆意,然少典麗及卿側,

而絕妙處在於行氣貫串,筆力遒健及線條美感的高度精緻表現。


篆書學楊沂孫,自運有拙鈍之氣。總觀而言,壯年筆趣活潑多變,老來蘊涵堅固,

晚年則天真爛漫,漸入化境。

創太極圈迴腕法,配以吐納調息,力自丹田起,持筆四指並齊,拇指以一擋四,手腕內勾,

手肘由外(內)往內(外)運行一圈,名曰太極圈,筆出則呼,筆入則吸,心凝神靜,便覺元氣充沛

,可達養生之功,故稱之書道禪。



曹秋圃的百年上壽,歷經了清末、日治時期,及民國,對於台灣本土書壇的貢獻及影響,其功厥偉。

而澹廬一門的源源流長必能傳繼其相當時空的影響力,

曹老被尊為台灣書壇之祭酒,實屬固然。

一九八三年獲台灣區資深文藝優良工作者獎,一九八八年第十二屆國家文藝特別貢獻獎。

作品為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立藝術館、省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收藏。




書風多為承襲台灣三百年之書學脈絡傳授書法達七十餘年

生活淡泊名利、樂善好施,門人陳春松、廖禎祥、黃篤生、黃金陵、連勝彥等皆傳其藝。

日前國父紀念館舉辦「一代宗師  千秋仰止  曹秋圃先生一百二十歲誕辰紀念書法展」,

曹老百年之壽見證一整個世紀的文化傳承 ;

透過不同時期先生作品的聆賞 ,

 

可以深深感受一代書法宗師的深厚實力……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