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十六年(1890)夏,劉銘傳築台北到基隆間鐵路,在七堵架設橫跨基隆河的鐵橋(今改為大華橋),
其中曾在美國採金的粵籍工人,偶然發現河中的砂金,從此掀起基隆河淘金熱。
光緒十七年(1891)採金者已經超過三千人,其間清政府雖發出採金禁令,但毫無效果。
光緒十八年(1892)乃正式設基隆金砂釐局,抽收釐費,允許人民淘洗。
光緒十九年(1893),曾在美國採金的潮洲人李家,自猴硐溯大、小粗坑溪而上,終於在九份山巔
發現小金瓜露頭。
此一發現立即吸引了無數投機冒險的淘金客,從此改變了以農業生產為主的九份山。
是年,清政府把經營不善的金砂釐局以七萬五千圓的一年半租期,讓給淡北的金寶泉來經營。
金寶泉沿用官方「包租釐金」的方式來經營採礦事業,並在九份山和小粗坑增設分局。
金寶泉約滿後,清政府收回自營,重開金砂局,然而光緒二十年(1895)台灣割讓給日本,
從此金礦也拱手讓給了日本。
小金瓜露頭座落於102縣道19.5km步道旁的岩嶂,遠觀酷似一匍伏山頭的河馬,
據傳自清光緒十六年(1890)基隆河發現沙金,溯源大小粗坑至此發現金礦露頭,拉開金九
地區近一世紀採金史的序幕。
由雞籠山(隔頂)沿102線往雙溪公路前行至最高處,山頂之裸露岩嶂即為小金瓜露頭,
它是開啟九份採金史的第一站。
「小金瓜露頭」揭開了九份的黃金傳奇與宿命。
一百多年前被發現之時 , 因其形狀像南瓜(金瓜)而稱之。但因遭開採金礦而變形,現在看似河馬頭。
小金瓜露頭鑛體是由含金的熱水鑛液在沉積岩中所形成的金鑛,海拔高度560公尺,
大致呈30×20公尺之南北向橢圓形,向下延伸約略呈筒狀,根據它的型態以及坑內挖出具有
礫岩構造的鑛石判斷,它本身可能也是一個角礫岩礦筒。
小金瓜鑛體中心是由堅硬的矽化砂岩與頁岩構成,網脈狀及浸染狀之黃鐵礦非常發達,
含金品位約8克/噸。
週圍是鬆軟的黏土化帶。礦體附近有時可發現顏色非常鮮紅的岩石,
那是雄黃、雌黃、赤鐵礦及褐鐵礦等次生礦物的混合物。
對健行者踏青者而言,這裡可銜接多個步道,例如大粗坑步道、小粗坑步道,
也可往金瓜石的茶壺山、本山等步道,或經由草山戰備道前往樹梅坪等。
附近的超然亭位處鄉道一o六號最高點 ,也是瑞芳與牡丹分界 ,
視野極佳 , 可遠眺群山及遼闊的大海……
前來此處不僅可以緬懷昔日採金盛況,
還可以親自體會擁抱金山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