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甲午戰後,台灣被割讓與日本,日本當局於1896年頒布「台灣礦業規則」,同年10月,

台灣總督府將基隆山的礦區,以基隆山的南北軸線為界,分為東區的金瓜石礦山及西區的瑞芳礦山

(九份),礦權則分別由日本商人田中長兵衛的「田中組」及藤田傳三郎的「藤田組」所取得。



田中長兵衛在擁有金瓜石的採礦權後,即從日本引進先進的採礦技術、器具和大量的技術人員,

並建立了從採礦到製煉的一貫體系,奠定了金瓜石礦山的發展基礎。




田中組除了在大金瓜露頭進行開採外,也開始向下延伸開挖礦坑,由於礦坑位於金瓜石本山,

故取名為「本山礦坑」(總共開挖九坑),成為金瓜石礦區的重要採礦來源。



1904年,本山三號坑挖掘到硫砷銅礦(Enargite),隨著礦坑的逐漸向下挖掘,礦床開鑿出來

的銅礦產量逐漸增加,金瓜石也從金銀礦山轉變為一座金銀銅礦山。





隨著日後新礦脈的一一發現,金瓜石更被冠上了「金礦山」的盛名。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全球經濟蕭條,金瓜石礦區也受到波及,不僅煉製廠被迫關閉,只能依靠

向日本本土輸出礦砂來維持營運,之後礦區的經營權也易手至另一日商後宮信太郎手中。





在後宮信太郎的經營之下,金瓜石礦區的業績逐漸復甦,在日本礦業株式會社在1933年買下

金瓜石礦區的經營權後,更大力擴充礦區內的設備,在金瓜石山下的水湳洞山坡上興建了新式

的浮選礦場(即今日的十三層遺址),並另建了水湳洞直通基隆八斗子運礦場的輕便鐵路-

金瓜石線(即前台鐵深澳線前身)。






這些嶄新而完善的設施,加上又有新礦脈的發現,金瓜石礦區的黃金產量年年提昇,

到了1938年更達到了將近七萬兩的最高峰。






當時的金瓜石被譽為是「亞洲第一貴金屬礦山」,更曾聚集了八萬人在此一圓淘金夢,

原本沉寂的金瓜石一躍成為人口稠密、熱鬧非凡之地,與鄰近的九份相互輝映。






在日本於1945年投降之前,金瓜石的採礦事業幾近停擺。

戰後,台灣歸屬中華民國,在國民政府的整頓之下,金瓜石的營運逐漸步上軌道。

1955年,台灣金銅礦物局改組為「台灣金屬礦業公司」(簡稱台金公司),

並引進國外技術及設備,在銅礦生產逐年增加的情況下,金瓜石礦區曾維持不錯的營運成績。


不過,1973年之後,金瓜石礦區的金銅產量漸趨枯竭,

台金公司終於在1987年宣告歇業,而金瓜石礦區的土地則由台灣糖業公司接收,

結束了金瓜石百年的產金歲月。






隨著鄰近的九份於1990年代後因著觀光產業的帶動而再度繁榮,在官方及當地居民的

推動下,金瓜石目前也朝著發展文化觀光的方向前進。



2004年,由台北縣政府主導、台電與台糖共同開發,以介紹金瓜石礦業發展歷程為主軸

的黃金博物園區正式開園,更象徵著金瓜石重振昔日風華的重要一步。





晨光中的園區寂靜無比 ,

只要自己跟自己的身影 ;





在微熹中獨自散步……


本山五坑前的櫻花已悄悄綻放 ,

在每一年的初春三月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