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區在不到300年前仍是一片汪洋,
屬於臺江內海的一部份,內海外緣臨臺灣海峽處
有北線尾等沙洲。
據史載,清領時期乾隆年間即開始有海埔新生地浮出,
因為遍生菅芒,故稱菅仔埔,後有百姓圍墾。
道光3年(1823)曾文溪改道使得內海快速淤積,沿海居民據地
圍墾、搭建臨時草寮,故形成許多「藔」字地名,
日治後日人再改作「寮」。
1829年,清朝官員姚瑩記載這場風雨之變:
「上年七月風雨,海沙驟長。當時但覺得軍工廠一帶沙淤,
廠中戰艦不能出入;乃十月以後,北自嘉義之曾文、南至郡城之
小北門外四十餘里、東自洲仔尾海岸、西至鹿耳門內十五、六里,
瀰漫浩瀚之區,乎已水涸沙高,變為陸埔,
漸有民人搭蓋草寮,居然魚市。」
最早應在嘉慶末、道光初,最晚在道光二十年(1840),
此時,台江菅仔埔整體拓墾區已大致成形。
到了同治五年(1866),拓墾先民圈田築塭、胼手胝足,奮力打拼下,
台江十六寮至少有十二寮成庄。
古時有台江十六寮(草湖寮、南路寮、中洲寮、溪頂寮、
陳卿寮、和順寮、總頭寮、新寮、布袋嘴寮、溪心寮、海尾寮、
本淵寮、公親寮、學甲寮莊、溪南寮、五塊寮)的說法,
即為歷史之見證。
當時安順庄濱海尚有臺江內海遺留的水域,唯此後漸漸陸化;
復加上1938年4月1日原北門郡七股莊土城子、青草崙兩個大字
因曾文溪下游改道,使得該地居民與安順莊交流日漸,
遂順應民情改隸安順庄,
使得安順庄面積不斷擴大。
戰後設臺南縣新豐區安順鄉,
而後於1946年3月10日併入省轄臺南市,
新區名取安順與臺南之意,合稱為安南。
原佃里原名什三佃,於延平郡王鄭成功登陸後,
由先民十三戶來此開發繁衍,戰後行政區域整編,乃名為原佃里。
安南位處臺南市北郊,幅員遼闊,地勢平坦。
境內有曾文溪、鹿耳門溪及鹽水溪等三條河川經過,
本區不僅是位於該三條河川的下游,
而且正好位於三條河川的出海口。
原佃里有海尾寮排水流經。
清雍正年間 (1723) ,前先民吳、莊、蔡、楊、周姓等十三人,
來耕此菅仔埔耕成畑,為此十三人名曰什三佃庄。
道光公元1821年,建造一草厝為做公厝 (現在廟前路南邊),
恭奉池府千歲、黑虎將軍。
大正八年(1919),恭奉吳府千歲、中壇元帥。
昭和七年(1932),黃炎、唐讚、鄭長等發起籌募公厝改建做廟,
名曰十三佃廟 (現址),民國62年(1973)年,莊登坐、吳塗水等發起
募款重建,命名為慶興宮,恭奉李、朱、范合成五府千歲及
天上聖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
為地方的庄頭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