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區在1920年以前舊名寫作「漚汪」,此漢字的台語發音

源自西拉雅族語,是「溪流」的意思,至今有許多臺南人仍習慣

稱呼此舊名,至於「將軍」之名則相傳與施琅有關。

1683年,施琅率領清兵攻克明鄭,清廷以施琅靖臺有功,

以跑馬三日為其業地,西起馬沙溝,東至烏山頭,不料馬跑至今將軍庄

一帶便斷腳蹄,因而在此地建「將軍府」為施琅將軍與吳英將軍共用,

所經之田園成為「施侯租」,

之後施琅率其族人以及吳王兩姓親戚入墾,

因而形成「將軍庄」。當地人亦常簡稱為「將庄」。

將軍區可分成三區:四埔、四甲和四寮。

「四埔」及將軍庄、北埔、山仔腳、馬沙溝的「四埔吳」;

「四甲」為東甲、西甲、北甲和中甲的「漚汪四甲」;

四寮則係頂寮、忠寮、下寮和崁頭寮的「苓仔寮四寮」。

將軍溪在頂山子腳聚落以東溪床漸窄,但在將軍溪橋東側仍可找到

零星的水筆仔,早年的漚汪溪口很可能就在這一帶。

將軍溪口北為蘆竹溝,南為馬沙溝,溪口廣闊,但兩岸多已開發為農田,

只有三寮灣到三寮灣一線以西尚有比較完整的魚塭區。

其間,在接近頂山子腳北面的潮間帶上,

更分佈著全台南最大的紅樹林水筆仔群落,

亦一彌足珍貴的自然資源。

施姓及吳姓之移墾為本地區開發主力,

其中施姓逐漸外遷,僅餘十餘戶,而吳姓逐漸發展繁衍,

已分散於將軍庄、北埔、山子腳、馬沙溝等地,

合稱為四埔,而吳姓乃有四埔吳之稱。

廣山位於馬沙溝和玉山里之間,又稱為「頂山仔腳」,

由於不臨漁港,居民多數務農,是個典型的農村型小聚落。

此地由「吳尾」入墾,後傳四大房;

聚落分「四房角」、「中股角」、「七柱仔角」、「張林角」、

「翁角」、「藍圍內角」等六角頭。

頂山仔腳雖與「下山仔腳」皆為「四埔吳」之一 ,

但開基祖不同 ,此地開基祖為「吳尾」,後傳四房:

大房吳玉傳、二房吳遠、三房吳種、四房吳珠,

全庄有兩百來戶。

庄廟廣安宮,主祀廣澤尊王,

相傳清中葉庄人吳春花於北門鄉的

「三寮灣」經營漁塭,因夜夢偶拾神像而祀之,

至其孫「吳穿」時,始興廟奉祀,

今廟則完成於民國82年。

庄廟為廣安宮,主祀俗稱為郭聖王的廣澤尊王,

另祀中壇元帥、池王爺、虎爺等神,

其中廣澤尊王為道光 22 年(1842)從泉州鳳山寺

乘座王船而來,十分特別。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