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 50 年來臺祖張達京後代張始猛於金星建立伙房,
金星張屋有兩大伙房,舊伙房於 921 地震時損毀,新伙房為
張七貴子孫於昭和 6 年興建。
新夥房為張七貴派下子孫於日治時期昭和6年(1931)所興建,
由豐原的老師父一手打造,當初在建造時更特地請大陸的
匠師設計。
康熙後期,石岡開始有客家移民入墾。至乾隆 26 年(1761),
漢人墾拓已到達今日土牛村。官府在該處築有 19 個土牛作為漢番之界,
嚴禁漢人越界進墾。
石岡、東勢地區的開發,跟大埔客家人的原鄉經驗有著密切關聯。
明瞭大埔客家人的原鄉生活背景,方能理解為何台灣清代石岡、東勢地區的
開發會由大埔客家人主導。
石岡早期移民以潮州府人為主流,大埔縣籍居多。
從石岡早期移民開墾地點的先後順序來看,
早期入墾者,大多由牛罵頭,
再入墾石崗仔、金星面一帶。
較早入墾的家族崁下林家(林仕泰)拓墾石崗仔,
再則金星張家(張達京)拓墾金星面。
後來入墾的,由南部嘉義或彰化方面入墾,因石崗仔已被
他人開發,只有進入土牛、社藔角一帶拓墾。
像劉家(劉元龍)便去土牛拓墾,
而郭家(郭若朋)則去社藔角拓墾。
根據《赤山張氏族譜》記載,
張達京(墾號張振萬),廣東省潮州府大埔縣高陂鎮下灣
村人,生於康熙庚午二十九年(1690)。先是行商閩南,並於康熙五十
年(1711)渡臺初抵南部輾轉而來,踏查山野,原住彰化大竹庄。康熙
五十五年(1716)至大甲溪畔探勘荒地,初至岸裡社附近。時適該地疫
病猖獗,張氏通曉醫理法,就醫之岸裡社族人多能病癒。岸裡社居民感
其恩德,尊崇備至,遂獲得岸裡社族人信任。
張達京於雍正元年(1723)因耕墾需水,而取水必先立碑劃定該社
地界,乃與岸裡社(今大社)第二任土官阿藍之子潘敦仔等,以「割地
換水」之方式,在朴仔籬口獨資築埤,引進大甲溪水至田疇灌溉。所採
「割地換水」方式,係以「漢八,番二」之比率分水,以灌溉今神岡鄉、
大雅鄉等全部面積達一千餘甲之土地。此乃今葫蘆墩圳下埤支線區域,
亦為葫蘆墩圳開創之緣起,更是大臺中開發之啟端。
大埔張家來臺後,大房張達朝更以「張承祖」墾號開拓「阿霧林」
(今潭子鄉頭家厝)。張達京堂叔張任梅、張任育等人,遂在今豐原區
南坑地方開發,各建基業。
張達京育有六子,仕華、鳳華均為歲進士(貢生出身)。後裔多,
如今已散佈神岡、豐原、石岡等各地,並組成張五合、張七貴、張雙生、
張兩美、張萬春祖嘗會。
金星面的莊家夥房即由
張七貴裔孫所興建……..
張姓堂號,據史書記載,唐代時鄆州有人曰張公藝,
九代同居,竟和和睦睦,相安無事,唐高宗甚是好奇便問其故,
張公取出一張紙寫了一百個忍字,
唐高宗十分讚譽並親書百忍義門
四個大字,從此各地張姓大都以百忍為堂號,並列為祖訓。
其後人遂以此為堂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