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里區舊稱「蕭壠」或「蕭壟」及「佳里興」。
蕭壠為平埔原住民西拉雅族社名「Saulang」之音譯,意為「契約之地」。
昔日蕭壠社與新港社(今新市)、目加溜灣社(今善化)、麻荳社(今麻豆)
共稱平埔族四大社。
「蕭壠(Soulang)」一語有「河川曲流處」的意思,
剛好可以說明這個社的特色:
位於曾文溪下游,瀕臨河岸亦靠近海口。
明鄭時期,鄭成功死亡之後,鄭襲和鄭經因為繼位問題爆發戰爭,
雙方軍隊就此在佳里區交戰。
清朝乾隆年間,林爽文事件中,蕭壠居民協助清朝官兵平亂有功,
乾隆皇帝恩旨,賜名蕭壠為「旌義」,以示獎勵。
古代的佳里區位於濱海的蕭壠半島,西南靠臺江內海,
北臨古曾文溪(今將軍溪),當時的蕭壠市街與佳里興尚隔溪分處南北。
十九世紀中葉古曾文溪改道、臺江陸浮後,佳里區才位於內陸至今。
佳里區在明鄭時期隸屬天興縣(州)下之永定里及開化里,
到了清治時期則隸屬臺灣府諸羅縣,1704年以前一直為縣治所在;
1787年後諸羅改名嘉義,繼續隸嘉義縣管轄;
清末1887年改隸臺南府。
大正九年(1920) 臺灣地方改制,與佳里興堡合併,
因古縣治所在地佳里興,而將蕭壠改名為「佳里」,
並設置「佳里庄」,劃歸臺南州北門郡管轄,為郡治;
佳里庄轄佳里興、溪州、子良廟、新宅、番子寮、蕭壠、
下營、塭子內等8個大字。
1933年12月升格為「佳里街」。
戰後改設為臺南縣佳里鎮,2010年12月25日改稱佳里區。
萊芉寮屬於番子寮大字下的一個聚落。
實際到訪當地後,發現當地的門牌號碼上寫的都是「萊芊寮」,
但是大正10年(1921)的〈台灣堡圖〉,上面寫的是「萊竿寮」,
且假名部分也標示為「ライ コアン リヤウ」,
所以正確的地名應該是「萊竿寮」。
萊竿寮位於台南佳里市區北側,緊鄰佳里工業區,
其聚落內至今仍存有許多傳統的古厝。
明清之際,本地有福建海澄縣楊姓族人來此墾殖,故命名為海澄里。
海澄里主要是由番子寮、後港腳、北頭洋、萊芉寮等聚落組成,
十五世紀之前,曾文溪〈昔時為灣裡溪〉未改道之之初,
台江沿線即是西拉雅族人所屬平埔族的發蹟地,而土壤豐腴肥沃、平坦
廣闊富有水草之北頭洋,番仔寮,即為平埔族人所墊居墾殖。
及至明末國姓爺鄭成功克台,據此為反清復明作基業,
於其「寓兵於農」政策下,分配鎮兵楊文科來此屯兵墾田拓殖,
此為漢人來此拓荒之鼻祖。
當時士紳郭川伸在本地開墾時,乃招募民眾遷來本地,
並供地給民眾居住,當時就地取材,用芉仔、茅草蓋寮,
所以稱為「芉仔寮」。
地名由來充分流露先民拓墾本地之期,彼此相扶相持。
據考據萊竿寮地名應是「來官寮」才正確。
其中萊竿寮自古即為漚汪溪重要口岸,
往北一點就是佳里興,過去佳里興正是天興縣縣址所在,
所以此地就是接待來至府城重要官員的一個前哨,
因而稱作「來官寮」的可能性很高。
其中這間古厝應該是聚落內
保存下來歷史最久的古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