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名橋街區,又稱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位於江蘇無錫市南長區,是大運河畔典型的江南水鄉,

被譽爲「江南水弄堂,運河絕版地」。街區由南長街、京杭大運河無錫段、南下塘、伯瀆港、大窯路

一帶等具有豐富歷史文化底蘊的區域組成。



街區以古運河為軸,佔地18.78公頃,由寺、塔、河、街、橋、窯、坊眾多景觀組成特色環境,

構築了獨具風韻的江南水弄堂。而始建於明代、飛架運河兩岸的「清名橋」則是街區內的標誌。

2014年6月22日,清名橋歷史街區被列爲世界文化遺產大運河中的江南運河無錫段。

明代以前,京杭大運河取無錫城內徑直而行、穿城而過,

元代《無錫志》曾載:「運河越(無錫)州城,勝七百石舟」,

直至明嘉靖年間為抗倭計,才將運河改道,繞城而行,而城中舊道易名「直河」。

因河道較窄,1965年起,又新辟老鴉浜至下甸橋段運河,形成了無錫古、今三條運河並行的城市風貌。

運河舊稱為「塘河」,無錫城北段運河為「北塘」,南段則名「南塘」,

而無錫南門(望湖門)外至與伯瀆港交匯處,即今清名橋歷史街區,便位於南塘。

南塘河兩岸,以清名橋西為南上塘、橋東為南下塘。

而此地歷史,至少可追溯至宋之前……


北宋樂史之《太平寰宇記》載: 「太伯瀆,西帶官河,東連范蠡瀆,入蘇州界,澱塞年深,粗分崖岸,

元和八年,刺史孟簡大開漕運,長八十七里,水旱無虞,百姓利之。」

此「太伯瀆西帶官河」處,即街區內之伯瀆港。



此河道相傳為泰伯奔吳後所開,以梅里(今無錫梅村)為中心,

西北經太伯橋通往無錫市區,東南經鴻山通往蘇州。



北宋時,官府依古運河平行而建驛道,南連蘇州、北接常州,成為一處水陸皆通的重要官道。

這一官道即今日南長街。



此後,此地愈發繁榮,尤以窯業、冶鑄業、造船業等手工業為最著,並逐漸建起了米行、

地貨行等交易場所,明、清又成為棉花、蠶繭等貨物集散地。

1980年代,在世俗中塵封時久的清名橋逐漸為外人所知,



2007年年底,清名橋地區正式開始保護性修復。2010年6月,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被列為

「中國歷史文化名街」,2011年10月,街區正式開放。

目前,整個街區商業依南長街、南下塘兩條沿著古運河岸線上的老宅所構成。


清名橋是南長街上的標誌性建築,也是街區得名之由來,

這是無錫市區現存規模最大的古代石拱橋,為明萬曆年間,寄暢園主秦燿的兩個兒子捐資建造,

因兄弟倆的大名分別是太清、太寧,因此各取一字叫做清寧橋。

清康熙八年(1666),無錫縣令吳興祚重建。

道光年間,因諱道光皇帝的名字旻寧,改名為清名橋,俗稱「清明橋」。

咸豐十年(1860),太平軍興,橋毀,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至今存址於故。

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內,除了仍在發揮交通作用的清名橋、大公橋、永勝橋等橋樑外,

還有不少歷史遺迹,如南水仙廟、祝大樁故居、王紹先舊宅等,其中永泰絲廠舊址、大窯路窯群

遺址已分別建成遺址博物館,

靜靜陳述無錫在歷史中曾經扮演過的角色……

無錫南長街運河段為開拓最早、保護最好,既是古運河的發源地,又最具原生態風貌,

是古運河文化絕版之地。

目前街區內商店以酒吧、和以及文創商店為主 ;

吸引前來探尋古運河風情的遊客們……..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