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熊祥 (1896—1973) 字文訪,號宜齋,別署大屯山民,臺北板橋人,係林本源家族長房本記
林國華之曾孫,益記爾康次子。乙未割臺,林氏舉族內渡,林熊祥於翌年(1896) 出生於廈門,
因其母係清太傅陳寶琛之妹,迨林爾康及族中大家長林維源去世,益記一房遂即遷居福州。
少從舅氏陳寶琛學,故國學有根柢。
1910年至1918年後赴日求學,入東京學習院中學科及高等科攻讀。
學習院係皇家學校,時日太子裕仁就讀小學部。
畢業後返臺繼承家業,任林本源製糖會社董事、建興公司社長、臺北商事會社、南洋倉庫會社董事、
大有物產株式會社社長等職,經常往來閩臺之間,唯仍長居福州。
陳太傅嘉其有為,以其四女師桓妻之,生七子五女;又側室名蕭翠香,生三子五女。
生平博覽經史,工詩文、善書法。
中年後研究佛學,初宗唯識,後研天臺。曾在福州組織佛教研究會。
光復後,曾任臺灣省通志館顧委會委員,省文獻委員會委員兼總纂、副主委及主任委員,
編纂《臺灣省通志稿》一大書,發凡起例,皆手自訂。
著有《臺灣史略》(即《臺灣省通志稿》卷首中〈史略〉之縮印本)、《書學原論》二書。
除致力文獻外,亦嘗任臺灣水泥公司常董,積極振興紡織,流通金融,發展化工,從事工商業活動。
民國六十二年(1973)三月廿八日病逝臺北,年七十八。
長子林衡道,是著名之臺灣史蹟民俗專家,克紹箕裘,亦嘗任省文獻會主任委員,
並輯其詩文遺著為《林文訪先生詩文集》。
已未割臺事起,林家大小由太僕寺卿林維源帶領,於日軍登陸第七天即內渡廈門,
林熊祥在隔年出生於廈門,九歲時父親林爾康去世 ,陳氏守節撫孤,熱心公益,助財建校,
曾創廈門女子師範,《臺灣通史》中有其贊。
林熊祥自幼隨舅父弢庵公研習國學,長於理學,宗尚陽明,傾倒於王船山。
並結識文名享譽福州三坊七巷之陶芸樓,互為吟唱,遂成莫逆,每夏相偕至鼓山避暑。
稍後留學日本,深受哲學先進石原謙之薰陶。
先生在臺有國學鉅子之稱,且為詩界領袖……
其兄長林熊徵是板橋林家日治時期在台的重要人物,
經營的企業頗多,不能因抗日而受損,因而在日政府的扶助下1921年當上林糖社長,
1919年創辦華南銀行,擔任社長一職。
1920年9月台灣改行州市街庄制,被任命為台北州協議會員,
1921年起台灣總督府評議會由總督府指定有學識經驗者擔任,林熊徵和其他8個台人被指定,
一直擔任到1937年移居東京為止。 卸任後由三弟林熊光接任到1941年,此後到1945年8月
再由二弟林熊祥擔任。
在1937年盧溝橋事變前,林熊祥一直居住在福州,擔任福州台灣公會長, 經營祥記鋸木廠、
建興鋸柴廠,但最重要的經營仍是家傳的新隆和源泉錢莊。
1937年8月13日淞滬之役爆發,日本駐福州領事館限令日本僑民(包括台灣籍民)
在24小時內撤出福州,林熊祥因而回台。
戰後林熊祥因所謂的「台灣獨立事件」被以漢奸之名逮捕,後改為戰犯,
被控以陰謀內亂罪,判刑一年十個月。林熊祥有此一厄,感到心寒 , 遂絕迹於政界。
林熊祥此後貢獻於台灣文教界可謂不鮮,
1948年6月1日台灣省通志館成立時被聘為台灣省通志館顧問委員會委員,
1949年7月2日改為台灣省文獻會,擔任委員兼總編纂,擬訂台灣省通志綱目,
1950年改任副主委,1954年陞主委一直到1960年卸任。
1977-1982年,其子林衡道也擔任主委,之前任文獻會委員;
另子衡立亦在文獻會任職,
父子三人同為台灣文獻而盡力,誠為佳話……
林熊祥的母親陳芷芳是清遜帝溥儀老師陳寶琛的妹妹 , 死後與夫婿同穴 , 葬於福州鼓山之下。
林熊祥的夫人則是陳寶琛的女兒—陳師桓 ;
如今陳師桓的墓也在五股林熊祥的墓旁 ;墓手上刻有陳寶琛的輓辭。
另側室蕭太夫人墓也在一旁……
墓園旁另有一亭名為芷亭, 是林衡道紀念其祖母陳太夫人所建造 ;
林熊祥墓的下方有其四子林衡志的墓 ,
其墓的形式雷同於其祖父林維讓的墓型 , 較為特殊……
墓園入口階梯旁恰有西國三十三所石佛兩座…..
康園應該也是林衡道為紀念其祖父林爾康所命名 ?
墓園前庭明亮, 位於五股西雲寺左側 ,
可眺望臺北盆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