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三十八年,其時吞霄土官卓霧、亞生作亂,有人獻計囑北路 參將常泰雲曰:
「岸裡山番川林菁澗谷如飛,擒卓霧,非此不可。」時岸裡社尚未 歸化,乃遣譯者說服其長,
致送糖、煙、銀、布,岸裡社番大喜,自以收捕為功, 繞出吞霄山後,日有擒獲。
官軍攻其前,卓霧等大敗,將逃入山,岸裡社番於道 設伏,擒卓霧至縣城。
從此開始「岸裡大社」的英勇事蹟廣為人知……
是時岸裡社番(巴宰海族人PAZAH)居住的地區原在大甲溪下游南北兩岸的台中盆地東緣和后里台地
的東半部,社址即在今大甲溪北岸台中縣后里鄉舊社村一帶。
之後該社址已為洪水沖毀….. 社群遂移往今神岡大社。(ps: 鄰近豐原交流道)
大社之地,由大甲溪北眺,恰如在溪南岸裡,故稱 「岸裡」。
由於是巴宰海族人(PAZAH)主力群居住地,故名之為–「大社」。
康熙五十四年(1715)岸裡社由「生番」歸化為「番」, 岸裡社阿穆因屢建奇功,
福建台灣府諸羅縣正堂加三級周鍾瑄氏給岸裡社阿穆信 牌,任為該縣第一代總土官,
第二年岸裡社頭目阿穆請墾貓霧拺(台中)之野, 諸羅縣正堂周鍾瑄許之,
康熙五十五年(1716)十一月初九,諸羅縣正堂加一 級周鍾瑄曉諭岸裡大社將「東至大山,
西至沙轆地界大山,南至大姑婆,北至大 甲溪,東南至阿里史,西南至拺加頭地一帶壙平草地
,給岸裡大社穆等前去耕種」 。
自此岸裡大社的土地一下子又增加了許多……
道光三年 (1823),阿里史社、烏牛欄社等社番移住埔里地方,隨即於道光四年(1824)
議開埔里社,於是「岸裡大社」族群的土地又隨著社民的遷移而擴大到了埔里。
可惜在原先居住的地方,反因土地的租賃、金錢的借貸等因素,
漸漸失去土地的控制權,岸裡大社族群的影響力便逐漸式微……
康熙間,阿穆(亦作阿莫)協助清軍敉平平埔族通宵社之番亂,於康熙五十四年(1715)
被封為岸裡九社第一任總土官,其家由是發跡。
雍正十年(1732),第三任總土官潘墩仔,(原名音譯為敦仔阿打歪,漢名原只作潘敦) 協助清軍
敉平清代最大一次平埔族番亂,即大甲名西社首魁林武力連接樸仔籬社之變亂,因功奉詔入京陛見,
雍正十二年敘封正七品官銜略騎尉,並欽賜蟒袍一領、玉碗、瑪瑙、朝珠、水晶 瓶等寶物。
此項殊榮,為清代歷任各族土官絕無僅有之恩典。
乾隆五年(1740)並被賜以潘姓。
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叛亂,岸裡社土目潘明慈確守大甲溪南岸協助清軍。
乾隆五十五年十一月,乾隆召見潘敦仔,賜名曰大由仁。
話說岸裡社自雍正三年(1725) 至1896年間共有23位通事,
除第一任通事 張達京為漢人外,餘皆為潘家人士擔任之。
基督教與西方醫療的傳入; 在清治時期,岸裡大社除為權力最大社 外,
同治十年(1871) 也建立中部第一 間基督教長老教會,成為中部傳播基督長 老教的中心。
巴宰海潘氏家族世系方面,上起一世潘睦(敦‧阿答眉)下迄十二世子孫。
其次第二代阿藍(后那‧敦),其三第三代敦仔(敦‧后那), 接續為第四代潘士興(馬下六‧敦)
,第五代潘春文(阿四老‧德秀),第六代潘 纘華(后六‧阿四老)等……
多數均葬於大社潘家墓園。
今天能辨認巴宰族岸裡社的標的物,大概只有聚落西北角 的大社墓園內,
那一些十字墓碑上還保留著傳統的巴宰海族人的名字……
清楚地交代這一段情節。
從以上史料得知岸裡大社在清朝中葉,一直是中部社番中最活躍的一族,
其發展不僅在軍事、政治,甚至在文化教育上也多有發展,
岸裡大社潘氏對於台中平原甚至於埔里平原的開發,
均有著難以抹滅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