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區在不到300年前仍是一片汪洋,屬於臺江內海的一部份,

內海外緣臨臺灣海峽處有北線尾等沙洲。

據史載,清領時期乾隆年間即開始有海埔新生地浮出,

因為遍生菅芒,故稱菅仔埔,後開始有百姓圍墾。

道光3年(1823)曾文溪改道使得內海快速淤積,沿海居民據地圍墾、

搭建臨時草寮,故形成許多「藔」字地名,日治後日人改作「寮」。

古時有臺江十六寮(草湖寮、南路寮、中洲寮、溪頂寮、陳卿寮、

和順寮、總頭寮、新寮、布袋嘴寮、溪心寮、海尾寮、本淵寮、

公親寮、學甲寮莊、溪南寮、五塊寮)的說法,

即為歷史之見證…….

大正九年(1920) 台灣總督府實行五州制,該地設安順庄,隸臺南州新豐郡。

當時安順庄濱海尚有臺江內海遺留的水域,唯此後漸漸陸化;復加上原北門郡

七股莊土城子、青草崙兩個大字因曾文溪下游改道,使得該地改隸安順庄,

使得安順庄面積不斷擴大。

戰後設臺南縣新豐區安順鄉,

而後於1946年3月10日併入省轄臺南市,

新區名取安順與臺南之意,合稱為安南。

公親里名稱由來,距今約有兩百五十餘年前本村約聚居二十餘戶,

大部分由學甲、將軍、北門等鄉鎮移民入境,均以耕牧為生活,

村西數里為曾文溪床沙洲管仔埔,村中大部分耕地係外鄉大地主所有,

當時因土地界址紛爭事件,歷經訴訟、武力,均難以解決。

後由本村先賢出面仲裁,充任和事老,

由斯獲得「公親寮」名稱,並增大旗型土地相獎以謝。

故因而得名。

本庄居民務農為主,村民大多種植甘蔗、蕃薯

和每年夏季的「中冬水稻」。

現今公親寮的居民以王、李姓為大宗,

黃、陳、許、、、等姓次之,葉姓則只有一戶人家。

庄內尚保存一傳統習俗「拜溪墘」,都在每年農曆七月底,

主要在感念上蒼庇佑庄民渡過每一次曾文溪的洪汛期,

並在舊河道處立有「象碑」、「劍獅」及三棵神榕,

以鎮守境域。

劉家古厝的主廳房建於昭和三年(1927),

兩側身手房則於數年之後1935年增建而成。

劉家造古厝,當年請到安南的建廟名師陳便 (人稱「便師」) 承建,

是安南區公親寮保存最完整、年代最久遠的老建築。

古厝是傳統式的三合院建築,但細部有其特殊之處。

建築結構中,結合日治時期傳入的巴洛克風格的堂住設計,

還帶有現代風的壁飾,洋柱家傳統斗拱、木雕。

從它精細的樑棟雕工,土燒紅瓦色澤,質感的木材牆設計,

至今還保存完整,令人驚嘆。

古厝因位於窄巷之內,

非親身踏查,恐不易找到…….

0

發表留言